第39章 友乎!揚帆起航(2 / 2)

“我的想法是,既然他們在美已經獲得了成功,我們前期可以借鑒他們的經驗,在網頁設計和功能設計上模仿他們。”

林譯說完,下麵又鬧哄哄的討論起來。

“林總,我看過FABOOK的網頁設計和功能設計,我覺得您的想法更成熟,為什麼我們還要去模仿他們呢?”博文不解地問道。

林譯回答道:“任何成功都是所有對的細節的集合,雖然我們想法更成熟,但是他們已經運營了兩年,並已經獲得了成功,對用戶的心理把控會更準確,我們不能想當然。

而且,對創業者來說,模仿並不可恥,活著才最重要。我們創業者就像傘兵,天生就是被包圍的。如果自己不能快速的站穩腳跟,搶占市場,競爭者就會從四麵八方撲過來。

而模仿成功者,能縮短用戶適應時間,幫助我們快速站穩腳跟。”

林譯知道,今年12月,王星的校內就要上線,陳一周的5q網和張帆的占座網也會在明年的4月份上線。而更多的諸如複旦的飽囊、人大的edorm、中大的憶友、北航的looface等等一大批校園社交網站正前仆後繼接踵而來。

我們必須要快!

博文等人聽了,佩服林譯的思維老道,不再異議。

林譯繼續說:“這個網站,有幾個核心的原則,你們在開發的時候,一切都要圍著這幾個核心來。”

“林總您說,我記錄下來。”博文道。

“首先一個,互聯網思維就是用戶思維,作為一個社交平台,一切圍繞客戶需求出發,以用戶體驗為中心。

細化來說,首先是要簡化注冊。

做大學生的身份驗證,隻需要一個大學郵箱或是在指定的大學IP地址範圍內上網即能注冊,千萬不能糾纏各種身份信息的驗證,把握先鬆後緊的原則。

第二,網站的建設和服務器的租用,都要高標準,要至少保證100萬活躍用戶用起來流暢不卡頓,服務器不會超負荷。

“第三,通過限製狀態分享,增加內容的吸引力,鼓勵分享者原創,通過公眾投票的方式,減少垃圾內容。

“第四,群組往工具性群組方向做,引導學生使用習慣,用於學術討論,班級群和討論組。”

“那我們的網站叫什麼名字。”一個程序員舉手問道。

林譯說:“友乎網。”

“友乎?友乎?可以做朋友嗎?這個名字很好啊!”

大家議論紛紛,都覺得這個名字取得很好,言簡意賅,一眼既明。

博文在隨身帶來的本子上寫寫畫畫,圖文並茂記錄了小半本,等林譯說完,博文問了一個關鍵問題:“要不要留下廣告位?”

廣告是網站最主要也是最直接的盈利模式,目前的互聯網,一切流量的最終目的,都是為廣告服務。

“不留任何廣告位,不能讓廣告影響了用戶體驗。”林譯擺手否定,至於盈利模式,他自有辦法。

說起用戶體驗,林譯又和幾人聊了好一陣子,從頁麵背景顏色、二級頁麵的設計,到各種功能設置的細節。

聊了一上午的時間,林譯就帶幾人在寫字樓開設的食堂一起吃了頓工作餐,吃完又接著聊,到了晚上七點多才聊完。

“最後,我要說幾句,創業路上需要激情、執著和謙虛,更需要團隊。

什麼是團隊?

團隊就是不要讓你的夥伴失敗,不要讓團隊裏的任何一個人失敗!

我們拒絕失敗!”

“我們拒絕失敗!”

幾個中二少年都跟著嚷嚷,情緒激動。

或許創業就是需要這麼一股勁兒。

友乎!揚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