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誰才是女神(2 / 2)

雖然林譯不是現下流行的那種白淨帥氣的男生,學習成績隻能算是不錯,並不拔尖,在學校裏也並不活躍。

但早熟的安冬就是對遇事穩重的林譯特別有好感。

而且今天林譯給她這種感覺更強烈了,讓她有被照顧的感覺,還給了她足夠的安全感。

安冬的吃相很淑女,小口的吃著麵,或許是第一次和男生出去吃東西,她吃得很少,很快就放下了筷。

看著林譯和覃博倫風卷殘雲似的解決麵和醬雞架,呼嚕呼嚕的喝著麵湯,安冬提起了高三學生們都繞不過去的一個話題:“林譯,覃博倫,你們想考哪一所大學?”

覃博倫頭也沒抬,邊啃雞架邊說:“我想考滬市大學,但是很有可能考不上。”

的確考不上,前世覃博倫就沒去滬市上大學,而是和林譯一樣,大學和工作都在蜀都,兩個難兄難弟多年來一直互相幫襯。算上本科、研究生7年,再加上工作10年,待了17年的蜀都說是林譯第二故鄉也不為過。

他熟知蜀都未來的政策變化,房價的走勢,地鐵線路的具體走向……如果在蜀都開始自己的事業,對自己更有利。

更重要的是,他和葉宛純前世便是在蜀都相遇、相戀,並走進婚姻,相互扶持。

“我應該會考蜀都的大學,具體上哪一個?看考得怎樣吧,你呢?”林譯問安冬。

安冬回答說:“我想考燕京人大,不過我的英語是弱項,拖了後腿,估計有些危險。”

“這樣正好,我英語好,你數學好,博倫文綜不錯,我們就應該組一個小學小組,優勢互補,多在一起討論學習,共同進步。”林譯麵不紅心不跳的說道。

還在對付醬雞架的覃博倫終於抬起頭來看向林譯,這得多厚的臉皮才能在學委麵前吹噓自己的英語好啊。

安冬沒在意林譯說的優勢互補,但倒是挺樂意在一起學習的,欣然答應。

林譯感覺不錯,計劃開了個好頭。

17:40,下午放學鈴聲準時響起。

林譯坐了將近四十分鍾公交車,回到緊靠林城的茶山鎮,這裏未來也會納入林城市,屬於開發區。

林譯家是路邊一幢獨門獨院二層小樓,有一片不大不小的院子,院子裏還有一口老水井。

奶奶過世前就常常坐在水井旁挑菜洗菜。奶奶去世後,父母又外出謀生,林譯高中後兩年都是自己一個人住在這裏。

怪不得重生前那段時間總是在夢裏回到這裏,原來早有預示。

打開院門,走進院裏,看著屋裏熟悉的家具物件,一時間百感交集。

他對這裏的感情是複雜的,既有童年的歡樂,祖孫間的溫情,又有奶奶去世後自己獨自麵對的孤獨無助。

簡單地吃了點,林譯找出一本用了小半的筆記本,把自己腦子裏關於前世一切有用的信息都寫了下來,政策領導的變更,股票市場的幾次大動蕩,蜀都地鐵線路的具體走向,互聯網市場的幾次迭代,國內外熱點大事,國際能源價格,還有智能手機,人工智能,智能汽車……

足足寫了小半本,林譯邊回憶邊記錄邊分析,覺得這些離自己還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