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立文把錢給過去,陳秀禾帶著小兒子過去稱重,凍梨有冰塊包裹,1斤凍梨一般隻有2個,200個凍梨,他們家每人每天吃一個的話,夠吃1個半月。

過年的時候趙廣叔也回來,估計98斤的凍梨隻夠吃1個月。

村民買是3分錢1斤,村上拿到集市買就是5分錢1斤。

趙歲歲在一旁,抱著玻璃暖水瓶看著。

發現四房的母女也在排隊買凍梨,看來四房回來的時候帶了不少錢,今年墊底的工分家庭就是趙廣季一家,他們回來的時候恰好是農閑,本來就攢不下多少工分。

不過,村裏的糧食也可以用錢買的話,他們家不用低價賣糧食了,餘佳佳買了20斤的凍梨,四房肯定有些家底的。

回去的路上,趙歲歲把四房可以和隊裏買糧食的辦法說給她娘聽。

“現在隊上的糧食交完公糧就隻夠按工分糧食,沒有多餘的糧食可以賣。就怕到時候你奶撒潑,要我們幾房接濟四房。”陳秀禾不是沒有想過這個可能,萬一四房沒有錢或者和婆婆哭窮,他們幾房還是要捏著鼻子認下這個悶虧。

趙歲歲聽到後,心裏咯噔了一下,原來是這樣子,現在村上也沒有多餘的糧食可以讓村民花錢買啊。

現在是1957年,沒想到饑荒是潛移默化的。

“到時候有大房衝的前麵,實在不行,咱們就跟在大房後麵給就行了。而且也隻會夏糧接不上的這一次,這次確實是他們回來的時間不對。”趙立文拿過妹妹手裏的已經冷掉的暖水瓶,牽著她的手往家裏走。

不牽手的話趙歲歲就走不了,容易摔倒或者陷在雪裏。

回到家裏,趙立武迫不及待的開始化凍梨,“咱們村上的凍梨,比上次大哥買的還要甜,等我化開之後,你嚐嚐。”

一時間,老趙家的4間屋子裏都是在吃凍梨的聲音。

除了大房的趙來弟和趙男弟,她們兩姐妹隻能看著爹娘和弟弟吃。

“看什麼看,出去做飯去。”劉招弟也發現了兩個女兒渴望的眼神,把她們打發去做飯。

趙來弟拿起桌子上的紅薯,拉著妹妹離開。

兩姐妹的委屈,被來廚房找火柴的趙老頭看到,“給,吃吧。”

趙男弟看到爺爺手裏的兩個凍梨,開心的接過來,“謝謝爺爺。”

“快點吃了,等會被你們娘看見。”趙老頭拿起火柴就離開廚房,他是更喜歡男孫,可是也見不得孫女被作賤,平時就會悄悄給她們姐妹倆一些吃的。

他不是沒有罵過大兒媳,可是劉招弟在他麵前是一套,背地裏會更加磋磨兩個孫女。

“確實甜了不少,但是不會膩。”趙歲歲把溢出來的汁水吸進嘴裏,本來以為會甜膩甜膩的,沒想到是甘甜的甜。

“好吃一天也隻能吃一個。”陳秀禾三兩口就吃完一個凍梨,洗幹淨手後,開始給兩個兒子織圍脖。

丈夫寄回來的雷鋒帽,兩個兒子戴著還是大了,好在他們本來就有帽子,自己再給他們織圍脖擋住鼻子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