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架空,具體曆史事件、時間、人物僅供參考,如不適應,盡量棄書,免費小說,別浪費時間。)

日照金陵,涓涓秦淮。

作為大明朝的都城,在朱元璋勵精圖治的統治下,應天絲毫沒有經曆過亂世的氣息。

現在的應天仿佛代表著新生的大明一樣,無時無刻都在彰顯著一代帝國的勃勃生機。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要數每天晚上的秦淮河畔了。

曾經被老朱親口預批,作為重點打壓目標的青樓瓦舍,早已經轉變成了一座座畫舫花舟,各路勳貴鄉紳,甚至於某些皇親國戚更是畫舫的常客。

而畫舫當中,名氣最為旺盛的應該就要數傳說當中的魚龍舫了。

這是一座以辛棄疾的青玉案為名的畫舫,作為描繪盛世盛狀的代表之句,以此為名或許其中也有些許討好老朱的味道在內。

不過如果結合一下辛棄疾的背景,再結合一下這首詞的後半闕,不難得出畫舫的主人應該是把這個馬屁拍到了馬腿上。

坊間傳聞,魚龍舫的幕後老板是朱元璋的老鄉,淮西二十四將之一的唐勝宗,或許這也並非是空穴來風。

畢竟,這文化程度好像確實挺符合他的人設的……

當然了,在這洪武年間的某天晚上,本該是“寶馬雕車香滿路”的魚龍舫,今天似乎是出了點事情。

劃到秦淮河正中的畫舫被小廝停在了岸邊,樓梯口密密麻麻站滿了應天府的衙役,應天府尹高守禮此時正滿頭大汗地站在路邊,焦急地等待衙役們的調查彙報。

“啟稟大人。”

不多時,衙役們的班頭小心翼翼地從畫舫裏蹦了出來,走到高守禮的麵前作了個揖。

此時的高守禮心裏早已經是心急如焚,哪還有心思搞什麼形式呢?看到衙役班頭的時候,高守禮就急得甩了甩手,示意衙役頭趕快彙報案情。

班頭見狀也不敢磨嘰,當即便開始彙報起來。

“啟稟大人,死者乃是魚龍舫八大花魁之一的杜鵑,根據小人調查,這杜鵑大概是半個多時辰前被人用剪刀刺穿了脖頸而亡,初步推測應該是畫舫裏的嫖客因為口角殺人。”

“此外,小人還發現了杜鵑房內的貴重首飾不翼而飛,而且杜鵑房內的窗戶有過翻越痕跡,窗框上有腳印,隻要我們拿這個腳印去比對,必然可以發現凶手的下落!”

做完彙報,班頭深深地彎下腰不敢抬頭。

盡管看不見府尹的表情,但是班頭也可以十分清晰地感受到,此時的高守禮估計是被氣得臉都綠了……

這座畫舫和淮西勳貴的代言人物陸仲亨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現在在陸仲亨的地頭上發生了命案,死的人還是一名花魁。

這種事無異於是在打淮西集團的臉,到明日的早朝上,皇上肯定會大發雷霆,指責高守禮辦事不力。

真到那個時候,就算高守禮不會收到九組消消樂,恐怕也會被革職查辦。

大好的前途就此毀於一旦,想必高守禮必然會不甘心,壓力也就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