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一生康健“好管家”(5) (1 / 3)

免疫力的敵人——病毒、病菌從外界入侵,各種病菌隨著食物和水進入人體,通過腸道的吸收進入人體各部位。在這個過程中,如果人的腸道功能是健全的,有益菌占了優勢,就會將這些外來的病菌和病毒殺死一大部分,而運動不暢、有益菌減少的腸道則不能行使這一職能,病菌幾乎不受損耗地完全被人體吸收。

那麼,如何提高免疫力呢?

微生態學家研究發現,雙歧杆菌等有益菌得到功能性低聚糖的營養後,數量和殺菌能力都大大增強,腸道運動也因此活躍起來,進入人體的病菌和病毒大部分被雙歧杆菌殺死,還有一部分隨著順暢的排便被及時排出體外;同時,由於有害菌得到抑製,體內製造的毒素也很少,這樣,被腸道吸收的毒素就寥寥無幾了,淋巴和肝髒等解毒、殺菌器官解決它們也就遊刃有餘。

功能性低聚糖——糖尿病人可以吃的糖

糖尿病的發病率居高不下,使很多人對吃糖感到恐怖。特別是年輕的女士,一方麵害怕吃糖會發胖,另一方麵是因為受到了眾多媒體報道的誤導,擔心吃糖會引起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一時間,視糖為洪水猛獸,避而遠之。其實,糖沒有這麼可怕,它是我們所需營養素的一部分,每個人每天都需要的。沒有了糖,我們身體裏的細胞就會因缺乏能量而停止工作。所以,我們要正視糖的合理存在。

糖尿病人能吃糖嗎?答案是肯定的。

但不是所有的糖都可以吃,有些糖吃了後會引起血糖快速升高,那這種糖就不能吃。比如葡萄糖,我們食用後,葡萄糖可不被分解,直接吸收進入血液,引起血糖快速升高,那患者就受不了了。雖然蔗糖分子比葡萄糖複雜,但我們人類的消化係統已經“見慣了”蔗糖,馬上就可將它轉化為葡萄糖,這也會引起血糖快速升高。

眾所周知,糖的代謝和胰島素密切相關,健康人群的體內有足量的胰島素,當胰島素發現有大量的糖進入血液後,就會馬上行動起來,將這些糖運送到需要能量的細胞內,在那裏進行轉化和分解。這樣血液中的糖濃度就會降下來,所以健康人體血液中的糖含量始終保持在一個比較穩定的範圍內,不會隨食用糖類的多少而發生大的變化。

糖尿病人就不一樣了,他們的體內胰島素供應不足,一方麵血液中的糖不能被快速轉化和分解,堆積很多,另一方麵組織細胞卻因無糖可用而缺乏能量,身體隻能動用熱能倉庫——脂肪組織來產生能量,這時會產生酮酸,從而影響酸堿平衡,使尿糖增加,水分、電解質的排出也會增加。時間長了就會對組織器官產生影響,產生“三多一少”【即多飲、多尿、多食、消瘦】及一係列並發症。

糖尿病人的體內胰島素為什麼會缺乏呢?這是因為產生胰島素的胰髒不能很好地工作。造成胰髒不能正常工作的原因很多,但人們發現有一種叫黃尿酸的有毒物質對胰髒影響最大。色氨酸是人體必須的氨基酸之一,它是心情的調和劑,可使大腦合成複合胺,使人產生滿足感、心情愉快。但色氨酸不能被身體正常利用時,就會轉化為黃尿酸,當黃尿酸在血中過多時,在48小時內就會使胰髒受損,使之不能分泌胰島素而引發糖尿病。

維生素B6是色氨酸正常代謝的必需物質,若體內維生素B6供應充足,色氨酸就可正常代謝,黃尿酸就會減少。此外,鎂離子參與也可減少黃尿酸的產生。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糖尿病的治療離不了維生素B6和鎂這兩種物質。

其實,我們每個人的身體內都有一個“維生素的合成中心”,那就是結腸。結腸中有益菌在戰鬥的同時,也在默默地為我們製造多種必需的維生素。

結腸中的雙歧杆菌在微生態製劑的幫助下,將有害細菌消滅,同時大量製造各種水溶性維生素,其中就含有一定數量的維生素B6。同時,雙歧杆菌的代謝產物中的醋酸和乳酸又可酸化腸道,使機體攝入的鎂離子的溶解性增加,吸收率提高。微生態製劑在結腸內分解出的多種免疫因子,也可提高糖尿病人的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