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慢慢下沉,遠處的雲煙翻滾著,湧出一大片血一樣的耀眼詭麗的晚霞,映著不知哪裏升起的灰白色的炊煙,已近傍晚,到處還是人聲鼎沸,一派欣欣向榮之景。

與京都閑適熱鬧景色不同,一駕青綠色馬車匆匆行在官道上,一雙玉手慢慢挑起馬車的內簾,露出一雙靈動的眼睛,細膩嫵媚,如工筆畫出一般,細細打量著眼前的熱鬧街景。

夜幕慢慢籠下來,遠處的夕陽早就不見光景,隻留下火紅的一片尾跡。而此時的街道兩邊則是店鋪林立,攤商雲集,長街巷巷,焰火燈明,好一番氣派景象。

“小姐,這京都可是比咱們青縣豪氣了許多啊。”

蘇葉這才收回視線,看向一旁拉著自己手的女子,呼蘭,是她從小到大的貼身侍女,亦是推心置腹的比心姐妹。

“京都自是繁華,但這種話你同我講講也就罷了,切莫叫旁人聽了去,免得惹一身不痛快。”

呼蘭替她整了整襦衣,嗔笑著說:“明明我比你還大上一歲,你怎的說話比我還老派,才剛剛及笄,倒像平嬤嬤一般古板。”

蘇葉也抿出一個笑來。

靠在車內的軟枕上,蘇葉慢慢理著自己的思緒。

蘇葉是青縣藥商蘇歸遙的獨女,母親在她三歲時便因體弱之症離世,蘇歸遙與發妻情深意重,悲痛之餘竟有意隨發妻而去,但想到孤女年幼,不忍其無人教導,無人看護,便強忍悲痛,獨自撫育女兒長大,未在續弦,亦未納妾,隻和女兒相依為命,等到蘇葉及笄,又親自為她選了一戶人家後,終於油盡燈枯,撒手人寰。

蘇歸遙早就料到自己無緣送女出嫁,便向京都李家送了封信,早些年間,蘇李即是世家,蘇家又曾對李家先家主有救命之恩,蘇歸遙所求,便是讓蘇葉在李家出嫁,讓當今李家主母替她完婚,免得孤女一人淒苦無依,惹人非議。這自是在情理之中,李家也很快應下。

蘇葉在主持完父親的喪禮後,按照禮數,本該守孝三年,禁止玩樂,不令婚嫁。但蘇葉此時孑然一身,皆無伯叔,也無兄姊,隻有幾個關係疏遠的遠房親戚,但畢竟經年不往,也顯生疏。這樣細細算下來,倒無人約束得住她。蘇葉已然及笄,若真在硬生生等上三年,也早就磋磨成了老姑娘。

念及此諸,與蘇葉訂下婚約的林家,便想著在蘇老爺喪期滿一年後,迎蘇葉過門。這已是給足了臉麵和重視,蘇葉也沒有理由推辭。本想一年之久,不急於進京,但李家卻匆匆親信邀請,想著接蘇葉入京提前適應著。說的滴水不漏,盡是世故情深,蘇葉便順了她們的心意,等過了父親頭七,便將家中產業托付給忠心能幹的掌櫃,隻帶上呼蘭,平嬤嬤和幾個粗使婆子入京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