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姓聯姻,一堂締約。”
“良緣永結,匹配同稱。”
“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
“卜他年瓜瓞綿綿爾昌爾熾。”
“謹以白頭之約書向鴻箋。”
“好將紅葉之盟載明鴛譜。”
此證。
“男方姓名:水清漓。”
“女方姓名:王默。”
“甲辰年正月十三。”
……
……
“一陽初動,二姓和諧,慶三多,聚四美,五世其昌,六禮既成,七賢畢集,湊八音,歌九和,十全無缺。鴛鴦比翼,現吉時已到,水府公子,王府千金,聯姻大典,正式——開始!”
“巍峨華夏,天下炎黃,中華民族,禮儀之邦,今水府公子,王府千金喜結連理,大好姻緣,各位父老鄉親高朋滿座,東方府寶地,風搖鼓報,迎歸八方仙客,大珠山畔,雲水瀾波,納喜堂賓朋。正所謂,東風佛麵喜洋洋,華燈高照福滿堂,水府王府更添囍,俊郎迎娶美嬌娘。”
台下的水清漓微微側身偷望正緊張深呼吸的小新娘,不免失笑。
高台上的顏爵正一字一句背著台詞,生怕哪個字念錯被老傳統的東方家給背地穿小鞋。
今日的靈犀閣司儀,算是真做了一回司儀。
“今有水王二府聯姻,締結百年之好,行婚典之儀,現吉時已到,諸位賓客,擊掌喜迎新郎,隆登華堂。”
水清漓戀戀不舍收回視線,耐心遵循著人類的規則正式迎娶他的小姑娘。
“月老牽紅線,托付有情郎,舉案齊眉日,福祿似水長。”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忱眠,有請新婿入場到堂前,賓朋至賀福滿園,有請新郎,掌聲,賀!”
“瓷國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故稱夏。禮儀服裝,乃我華夏文明之精髓。今日新郎,著華服,承周製,執明禮,禮請新婿向諸位親友行禮問安。”
這句台詞一說,別說顏爵念得心情忐忑,台下親友齊娜等人更是麵容一陣扭曲。
水清漓敢行禮,他們不敢承啊。
其他不知情的湊個熱鬧就算了,可葉羅麗小隊哪個不是人精,一看這隆重嚴肅的瓷國傳統婚禮,就明白東方家和第五家是故意出難題了。
聯想到之前東方羲和和第五念的臭臉,得,還有什麼不明白的了。
想娶他們心愛的姐姐,那就得按照他們人類的嫁娶製度來。
但今日水清漓心情顯然非常雀躍,雖然麵上還是如水一般淡淡的,可眉宇間的明媚彰顯了心情之大好。
於是二話不說大大方方對著親朋好友行了一禮。
司儀見此,那心裏頓時安定了,接著流程道,“眾賓朋,看新郎,風姿英偉,氣宇軒昂,清新俊逸。”
“上於祠堂,茲爾新婚,友人齊聚,恭賀連理,萬千祝賀,萬千寵愛,實乃,人生之大幸也,值此良辰,萬望大家,多多抬愛,掌聲,再賀。”
“王府有女初長成,亭亭玉立在閨中。喜得良緣共攜手,紅鸞嫁衣別樣紅,有請新婦,入喜堂。”
聽到有請新婦,王默睫毛顫了顫,人生大喜,她恍若在做一場不真實的夢。
原以為,他不會接受最為繁瑣的傳統婚禮,可當那紙婚書親手交到她手中後,王默再不會輕易對水清漓下定義了。
因為她的定義,被他一次次用行動打破。
王默沒有安全感,水清漓就去證明,直到她深深明白,他愛她的決心。
“看新娘,願你十裏紅妝六禮書,願你紅衣騎馬鑼鼓響,願你鳳冠霞帔過長街,願你萬丈燭帷合歡酒。此生清風明月長伴左右,許你鳳冠霞帔一世無憂。今日一覽新娘貌,好似月宮下凡塵,眾賓客擊掌賀!”
“帥新郎,心裏盼姑娘,不知何時,才會梳好妝?禮請母親為女兒行,梳頭之禮!”
王默沒有母親,第五家和東方家其實是能找到這個位置的人選的,但她誰也沒有選。
而是選擇了,為她啟蒙的仙女教母——辛靈。
“一梳梳到頭,富貴不用愁,二梳梳到頭,無病又無憂,三梳梳到頭,多子又多壽。”
“再梳梳到尾,舉案又齊眉,二梳梳到尾,比翼同雙飛,三梳梳到尾,永結同心佩。”
“有頭又有尾,此生共富貴。”
“有請新婦以扇掩麵,新人遮麵,鴻運當頭,花開富貴,四季平安。有請王府千金王默向母親行萬福之禮。”
這是王默最乖巧的一次,因為她明白這場婚禮不止是辦給自己人看的,也是辦給所有人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