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調和多鮑(4)(1 / 1)

許賡藻的聒噪不休,已使鄧紹良不快。心想:請蘄州兵來,一切開支反正都是你出,我也樂得有人來分些責任,你他娘的要請你就去請吧!鄧紹良拿起放在桌邊的紅頂傘形帽蓋在頭上,站起身來說:“既然胡中丞有話在先,劉參將那裏,你就去請吧!老兄在這裏寬坐一會兒,我去上了茅房就回。”

說完,腆著肚子離開座位。對於這種沒有教養的武夫的失禮行為,許賡藻雖氣憤,但不能做聲,也隻好悻悻站起來說:“時候不早了,我也就此告辭,明早我派人去蘄州。”

次日淩晨,太陽還沒出來,黃州府到蘄州的官馬大道上,一騎快馬在奔馳。馬上坐著一個中年漢子,背上背一個黃包袱,正握緊韁繩,聚精會神地趕路,冷不防一顆石子打在馬屁股上。那馬突然受驚,前蹄騰空,將毫無準備的漢子掀下馬背。正在這時,草叢中飛出一個青年英雄,一隻手鐵鉗似的掐住他的脖子,另一隻手亮出明晃晃的鋼刀。漢子嚇得臉都變黃了,冷汗淋漓,帶著哭腔說:“好漢鬆手,我是個下書的人,身上隻有五兩銀子,都給了你吧!”

青年英雄瞪了他一眼,罵道:“誰要你的臭銀子,把馬牽著,跟我走!”

那人乖乖地牽著馬,跟著青年離開大道,來到一片樹林中。原來,這青年英雄正是太平軍殿右十八檢點康祿,他選在這段人煙稀少之處,已埋伏半個時辰了。康祿厲聲問:“你說你是下書的,你下的什麼書?”

漢子低著頭,猶豫著不敢講。

“快說!不說,一刀戳了你!”

那人嚇得連連磕頭,說:“好漢饒命!我說,我下的是求援書。”

“向哪裏求援?”

“向蘄州府劉參將求援。”

“你是什麼人?”

“我是黃州府知府衙門的師爺許清。”

康祿心中高興,果然沒有認錯人。

“起來,跟我走!”

“好漢要我到哪裏去?”許清愈加害怕了。

“休要問,跟我走就是!”

“好漢!”許清重又磕頭,“好漢放了我吧,我有公文在身,誤了事要殺頭的呀!”

康祿拉下臉來,吊起雙眉罵道:“你怕知府殺你的頭,就不怕我殺你的頭?你再囉嗦,我這就宰了你!”

許清不敢再求饒,順從地站起來。康祿剝下許清的外衣,撕下一條做帶子,蒙住他的雙眼,將他抓上馬背。兩人騎著一匹馬,飛也似的朝大靈山奔去。

第二天斷黑時,一支千多人的清軍來到黃州城下,領頭的卻是官居太平天國地官又正丞相周國虞。昨天,陳玉成、周國虞、康祿一商量,決定利用這個好機會,冒充清軍混進黃州城。太平軍因布匹緊張,又因常遊動打仗,無暇製作軍服,常常從戰死的清軍官兵身上剝衣服穿,故軍中敵軍衣帽極多。許清在威逼下,也被迫就範,答應和他們一起進黃州。

黃州城門早已緊閉,城牆上,幾個鎮筸兵提著燈籠,拿著銅鑼,邊走邊喊:“加強戒備啦!”

“嚴防長毛囉!”

怪腔怪調的湘西土語在夜空中傳播著,使人聽了毛骨悚然。城門頂上,昏暗的紙糊燈籠邊,站著幾個懶洋洋的士兵,正在用不堪入耳的痞話互相逗樂,似乎並沒有發覺,城牆下已來了一支千多人的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