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一齊看著曾國藩,隻見他臉色平靜,無任何表情,仿佛上諭嘉獎的是一個與己無關的人,大家不由地佩服他的超人涵養。
“浙江巡撫曾國荃。”大家立即轉向曾國荃。隻見他神情悚然,豎耳恭聽。“以諸生從戎,隨同曾國藩剿賊數省,功績頗著。鹹豐十年由湘募勇,克複安慶省城,同治元、二年連克巢縣、含山、和州等處,率水陸各營進逼金陵,駐紮雨花台,攻拔偽城,賊眾圍營,苦守數月,奮力擊退。本年正月克複鍾山石壘,遂合江寧之圍。督率將士廖戰,開挖地道,躬冒矢石半月之久未經撤隊,克複全城,殲除首惡,實屬堅忍耐勞,公忠體國。曾國荃著賞加太子少保銜,錫封一等伯爵,並賞戴雙眼花翎。”眾人豔羨不已,看曾國荃時,他不但麵無喜色,反倒露出一副垂頭喪氣的神情,大家都覺詫異不解。
又接下去,曾國藩念道:“記名提督李臣典,著加恩錫封一等子爵,並賞穿黃馬褂,賞戴雙眼花翎。”名列五等爵位,卻無福享受,眾人為李臣典歎惜不止。曾國藩又念:蕭孚泗封一等男爵,並賞戴雙眼花翎;朱洪章交軍機處記名,無論提督、總兵缺出盡先提奏,並賞穿黃馬褂,賞給騎都尉世職;劉連捷、彭毓橘等賞加頭品頂戴,並賞給一等輕車都尉世職。
接著又念了一長串受賞名單。末了,還特為命令將李秀成、洪仁達委派要員檻送京師,訊明後依法處治。
跪在大廳中的人都有重賞,唯獨沒有彭玉麟、楊嶽斌的,二人心中正疑惑時,曾國藩又展開一道上諭念道:“欽差大臣科爾沁博勒噶台親王僧格林沁,已迭次加恩晉封親王,世襲罔替,著加賞一貝勒,令其子布彥訥謨祜受封。
欽差大學士湖廣總督官文,加恩錫封一等伯爵,世襲罔替,並加恩將其本支毋庸仍隸內務府旗籍,著抬入正白旗滿洲,賞戴雙眼花翎。江蘇巡撫李鴻章,著加恩錫封一等伯爵,並賞戴雙眼花翎。長江水師提督楊嶽斌,加恩賞加一等輕車都尉世職,並賞加太子少保銜。兵部右侍郎彭玉麟,著賞加一等輕車都尉世職,並賞加太子少保銜。四川總督駱秉章,著加恩賞給一等輕車都尉世職,並賞戴雙眼花翎。署浙江提督鮑超,著加恩賞給一等輕車都尉世職。西安將軍都興阿、江寧將軍富明阿均著加恩賞給騎都尉世職。閩浙總督署浙江巡撫左宗棠、江西巡撫沈葆楨均候浙、贛等省軍務平定後再行加恩。”
人人有賞,個個不缺,真是皇恩浩蕩,普天同慶。當曾國藩把這兩道上諭頌讀完畢後,文武大員共同山呼萬歲,紛紛向曾國藩、曾國荃祝賀,都說兄弟同日封侯伯,不僅本朝絕無,也是曠古奇事!曾國藩也笑容可掬地向各位道賀。正當大廳裏洋溢著彈冠相慶的喜悅時,親兵在門外高喊:“折差到!”大家正在納悶,折差已大步踏進來。彭毓橘上前接過,雙手將它安放在案桌上。行過禮後,曾國藩打開黃綾包封,從中取出一份上諭來,眾人一齊低頭聽著:“浙江巡撫曾國荃六月十六日攻破外城時,不乘勝攻克內城,率部返回孝陵衛大營,指揮失宜,遂使偽忠酋夾帶偽幼主一千餘人,從太平門缺口突出。據浙江方麵奏,偽幼主洪福瑱即混雜這股逸賊之中,內中尚有偽幹酋、章酋等巨寇。浙閩贛等處尚有長毛數十萬眾,倘若擁立偽幼主與朝廷對抗,則東南大局,何時可得底定?曾國藩奏洪福瑱積薪自焚,自是聽信謠言。現責令該督追查太平門缺口防守不力人員,嚴加懲處。金陵陷於賊中十餘年,外間傳聞金銀如海,百貨充盈,著曾國藩將金陵城內金銀下落迅速查清,報明戶部,以備撥用。李秀成、洪仁達二犯,著即檻送京師,訊明處決。”
大廳裏一片死寂,鴉雀無聲。曾國荃全身早已濕透,腦袋嗡嗡作響,兩隻手臂僵直撐在花磚上,曾國藩的聲音也明顯地低下來,中間還雜著顫音:“曾國藩以儒臣從戎,曆年最久,戰功最多,自能慎終如始,永保勳名,惟所部諸將,自曾國荃以下,均應由該大臣隨時申儆,勿使驟勝而驕,庶可長承恩眷。”
上諭宣讀完畢,眾人依舊呆呆地跪在那裏,仿佛兩宮太後的訓話雖完,但仍板著冷峻的麵孔,森嚴地審視這班戰功赫赫的大臣,並沒有下達起身的命令。
“諸位請起。”曾國藩收好上諭,強打著笑容對大家說,“今天是大喜日子,應當高高興興,明天本督略備薄宴,祝賀諸位榮升。聖旨英明洞達,望各位切實記住,勿使驟勝而驕,庶可長承恩眷。”
過了好一陣子,曾國荃才帶頭站起,陰森森地走進內室,眾人也興趣頓失,一言不發地各自回營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