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山神廟(1 / 1)

大家應該都看過《西遊記》吧?不管是吳承恩寫的小說還是改編版的電視劇或電影,大家應該都對孫悟空這個角色印象深刻,沒錯,這個故事和他關係不大。但是我卻在十歲時得到了堪比孫悟空的定海神針般的“定山神針”,還得到了三根“救命毫毛”。

我出生在西南山區的一個小村裏,名叫黑山村,老一輩人說是因為村後麵的這座山裏樹木太過繁茂,遠處看就是黑漆漆的一片,所以才叫黑山;還有些老人說這座山下壓著一個黑山老妖!在他們那個時候說這話可是會被拉去被人民審判的,但還是口口相傳了下來,還是小孩子的我們覺得有趣的事情肯定是真事啊,不久,我卻真的在我家屋後的山林裏發現了一座山神廟。

那年我才六歲,跟村裏的朋友到處瞎逛找到了這座已經破舊不堪的山神廟,山神廟隻是一座很小的石堆成的小屋子,同時站三個成年人就顯得擠了。按理來說我們這邊沒什麼山神土地廟的,都是自家香火案上供奉的“天地君親師”,雖已破舊,但是廟內的地麵卻也幹幹淨淨,廟中的神龕上還擺著臉還剩半截的石像,卻也沒落灰,像是有人按時打掃過的,還有供桌上的燃盡的香灰,還很新。

聽老一輩說,就是這座山的山神才鎮壓住了那黑山老妖,還是小孩子的我們那管那麼多,打跑了壞人的那就是好人,我們發現這座廟以後就回家偷偷的拿家裏的或者“偷”小賣店裏的香燭來祭拜這位山神,拜的時候我們還默默的許願說想要好多好吃的東西,結果我們下次再去的時候真的出現了很多吃的,烤雞,水果,甚至還有糖果,心想這山神還真的很靈誒,而我們也就開始隔三差五的來祭拜,這一拜就是三年。

直到有一天我們來到山神廟卻在廟裏遇到了我爺爺,被抓了個正著。

我們看到爺爺的時候他正在對著石像盤坐著,那石像居然還隱隱散發出金光,我們準備轉身跑的時候,和我一起的一個同伴手中的一大把香燭卻不合時宜的落到了地上,發出的響動頓時引起了我爺爺的注意,

“哪個在外麵?”爺爺慢慢的站起來,看向了廟外,我們正躲在廟門旁。

聽到爺爺的問話,我們也被嚇得不敢跑了,因為爺爺平時是很嚴厲的,稍有些調皮被他知道了肯定會叫上我爸來上一頓混合雙打,邊打還邊念叨:“棍棒底下出孝子!”所以我對他既害怕又厭煩。我們索性就將香燭扔在一邊,出現在廟門口,

“爺爺,是我們,我們來這邊耍哈。”我們小心翼翼的說著。

爺爺卻突然眼睛一轉,一改往日的嚴厲,對我們輕聲細語的說道,

“莫來這些玩,這幾天有老蛇的哦,擔心遭咬,快點回家去了”,說完還過來摸摸了我的頭,眼神卻警惕地巡視著廟外,我們擔心爺爺發現扔在一旁的香燭,可是爺爺卻並沒有發現,因為那幾把香燭現在已經消失不見了,我又奇怪爺爺怎麼會這麼溫柔了,又奇怪我們扔在地上的香燭到底去哪了。

“爺爺你在這裏幹什麼?”我問了一句。

“小娃兒莫管嘛,快點回家去了,遭乎遭打哈。”爺爺卻又突然嚴厲的說。(“遭乎遭打哈”是西南地區方言,意思是小心被打哦)

聞言我們哪裏還敢多待,轉身就跑回家了。可是我留了小心思,等和我一起的同伴都回家之後,我又跑回了山神廟,我想找到被我們丟掉的香燭,這樣下次我們再來祭拜的時候不就省下了好多嘛,有便宜不占王八蛋,我從小就深知這個道理,我又小心翼翼的回到了山神廟門口,在周圍找了起來。我找了一圈後發現沒有,就像憑空消失了一樣。又找了兩圈之後還是沒有,我心想沒了就沒了吧,可能是被老鼠什麼的叼走了?反正又不是我一個人丟,他們的也都沒了。這時我卻聽到山神廟裏隱約傳來交談聲

“剛剛那個是你家孫娃兒?我看得出來,他是有點神格的,這些年他都來祭拜過我的,我也很喜歡這娃兒。”一個滄桑的聲音說道。

“一個小娃兒,有啥子神格哦,山神老爺你答應我的事情不會出錯撒?”是我爺爺的聲音

“至少我覺得比你有神格,答應你的事情肯定沒得問題的,隻是你一個凡人受神力對我消耗很大,這次隻能先給你一半,你回去好好消化,記得多祭拜天地…還有我,對了,你那個孫娃兒叫啥子名字?”又是那個滄桑的聲音。可是他這話聽得我雲裏霧裏的,什麼神力什麼神格?

爺爺卻顯然有些不悅,“山神老爺,我那個孫娃兒叫吳三牛。回去以後我肯定每日燒香燒紙多多祭拜的。”

“吳三牛?這個名字不好聽,我看他命途肯定不平凡,但是我覺得肯定啥子都得行,我賜給他個名吧,單字一個叫‘行’,就叫吳行”。那個滄桑的聲音不緊不慢的說道

“多謝山神老爺賜名,我回去就把他這個名字改了,吳行也好聽的嘞,還有點高端。”我爺爺附和著說。

聽完這話那個滄桑的聲音也笑道

“哈哈哈好,你先回去吧…小心隔牆有耳”那個滄桑的聲音說完便隱沒了,似乎從來沒出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