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我最喜歡幺兒了(1 / 3)

不講別的,就講一講這本小說吧

首先就是關於陳黎,大家印象中陳黎是一個怎樣的人 ,冷漠無情?厭惡一切 ?又或者是對沈幼楚的感情?

陳黎這個人物形象其實既現實又過於幻想 。

現實是因為他身上所發生的事情,所發生的悲劇,或許這個世界上已經有人所經曆 ,隻是他們可能並沒有陳黎那麼優秀 ,沒有能力去反抗或者遠離這一切 。畢竟是小說,陳黎的個人能力極度出色 ,但他卻極度偏愛或者隻愛繪畫,為什麼隻愛繪畫 ?沈幼楚的畫像其實就是作為一個引子 ,其實他愛的是繪畫,不如說繪畫是支撐他活下去的動力 ,是沈幼楚的畫像, 其實更準確的來說是沈幼楚,這個隻存在於小說中極度美好的女孩 ,由於他的美好與陳黎所處現實的黑暗形成了極度的反差 ,陳黎當這個女孩視為生命中的光,視為世間唯一的美好,對沈幼楚絕對不是一見鍾情 ,在第一次聽說這個女孩的時候,陳黎是抱著一種極度輕視的態度 ,因為現在網絡環境真的也就那樣 ,太多的人物塑造都太爛了 ,陳黎認為可能這個女孩子形象過於誇張化,又或者不存在這樣好的人 ,當他真正了解這個女孩,才感到驚訝 。但並沒有在那一瞬間喜歡上 ,從種種細節都可以看出。

第一是對沈幼楚的稱呼 ,從沈幼楚到幼楚,再到最後的幺兒 ,對於沈幼楚的稱呼 ,我是刻畫的相當細膩的 ,以至於最後的沈憨憨,作為性格的一個拓展。

其次就是畫作的原因,也就是畫像 ,畫像 陳黎開始對待畫像的態度是隨手一畫,也就是屬於打發時間,直到最後越來越珍惜,甚至連死亡的時候都要拿在身邊 ,連重生後的第一反應都是畫像 ,直到沈幼楚真正出現的那一刻 ,陳黎才意識到他愛的不是畫像 ,而是真真切切完完美美的沈幼楚。

其三,但是林夢羽,李清,張景,阿公阿婆,小寧寧,乃至於白成,趙樂天每個人都有他獨特的特色以及他的作用,以及每個人都有獨自的劇情以及感情線,而不是空殼一個人 ,通過他們的側麵來反映出陳黎對沈幼楚的感情 ,這樣會顯得感情更加真摯美好,也更加真實,貼近現實,而不是直接一句無腦我愛你,或者說直接班上表白的那種 。

說難聽點,沒寫過作,好多重生文都是各種爽點,外加一些別的方麵 ,忽略了對人物的刻畫,以及忽略後期對人物的描寫 ,就是感覺前麵寫的還不錯,因為最開始讓人眼前一亮,但是由於時間長了,沒有好的塑造,導致後麵看多了都特別膩 ,人物,環境,情節都是小說的重要組成部分 。

本書如果說人物塑造最成功的那就是陳黎了 ,這個人很複雜 ,他對所有的厭惡卻隻對沈幼楚的偏愛 ,偏愛甚至有些極端,病態,但又合情合理 ,劇情的鋪墊讓人能夠接受他對沈幼楚的愛,或者說認為他對沈幼楚的愛是的的確確存在的 ,我並沒有寫一些特別爽的點前期 ,包粽子,做月餅,放煙花,這些不就是人們的日常生活嗎 ,其實許多生活場景我都是按照自己的生活來寫的 ,包粽子放煙花,作者也做過,畫畫做的也畫過 ,考試作者也考過,模擬考作者也考過 ,鋼筆,畫作,粽子,月餅名畫中鋼筆中的黑與白正對應著陳黎手中的鋼筆 ,他對這個世界惡意的反抗,也是他保護沈幼楚的工具,或者說是他保護沈幼楚的決心 ,對應著黑與白 。

前世陰暗的畫作與沈幼楚的畫像則對應著對一切的厭惡以及對沈幼楚的愛 。

心口的疼痛意味著他所遭受的一切 淒慘悲哀的經曆 ,吻與香甜的淚水是沈幼楚對他的救贖,也是兩人回應 。

可能大家覺得為什麼要寫到流星 ?作者特別喜歡你的名字 ,或者說其實大致就是按照這個模板來寫的 ,流淚,失憶,回憶,慧星,學以致用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