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天生就有出將入相氣質的男子,一個對什麼都遊刃有餘的男子,在一個天命所歸的契機中,從此為誰辛苦為誰忙,一杯濁酒,江月年年,此後便鳳翔千仞,任誰也無法留住的一腔熱血,是完成霸業還是成就理想,自有後人評說。
一、當名人之前從個人檔案開始
姓名:諸葛亮
小名:孔明
外號:臥龍
性別:男
民族:漢
生卒:公元181年4月14日~公元234年8月28日
家庭出身:幹部成分
代表作品:《出師表》
最喜愛的歌曲:《梁甫吟》
主要社會關係:
父親:諸葛珪,國家官員
母親:章氏,家庭婦女
妻子:黃月英(特點:奇醜)
職業:國家公務員
人生信條: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主要人生經曆:181年~207年種地務農
207年~221年當軍師
221年~234年當丞相
東漢靈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一切事情都從那天開始了。琅玡陽都(今山東沂南縣)郡丞諸葛珪的妻子章氏產下了一個男嬰。不說大家也知道了,這個男嬰就是後來的千古名相諸葛亮。
但凡是曆史名人出生,一定會在史書上留下一些諸如放光、打雷閃電之類的怪異現象的記載,但諸葛亮是個例外。他出生那天風輕雲淡,風和日麗,天氣之好,絕對是外出郊遊的首選。
可是當時諸葛珪的心情並不輕鬆,看著懷裏不知人事的兒子,他隻能沉沉地歎一口氣。作為一個負責任的父親,除了要為子女提供穩定的生活之外,教育也是一個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諸葛珪作為一個吃國家財政的政府官員,雖然吃穿不愁,家裏還小有積蓄,但此刻他十分清醒地認識到這個給他發工資、發福利、養活他一家老小的政府即將垮台,這時的中國正處在兩黨輪流執政的時代(外戚黨和宦官黨)。兩個黨派你爭我奪,在中央進行著一場轟轟烈烈的權力拉鋸比賽,但是不論是誰執政,老百姓的日子是過得一天不如一天了(諸葛亮未來的老板劉備正在從事手工業編草鞋工作,曹操正在四處拉人造反)。
上頭搶大權,下麵爭小權,軍閥割據,盜匪猖獗,道德已經淪喪,隻有權力才是最重要的,沒有人關心最底層那些芸芸眾生是否活得下去,也沒有人在乎。當權管事的人所在乎的隻是握在自己手裏的究竟是多大的權力,能帶一個團,還是一個連?
這樣一個時局當然不會是利於孩子健康發展的環境,但諸葛珪憂心歸憂心,小諸葛亮還是健碩地成長起來了。
在父母的關懷和親情的嗬護下,諸葛亮度過了幸福的童年時期。他每天的大部分時間都用來讀書,因為諸葛珪認為教育應當從娃娃抓起,尤其是在這個動蕩的年月裏,隻有多讀書才能提高素質,將來才不會犯作風錯誤。
而小諸葛亮也是個聽話的孩子,何況從小他就顯示出神童特質,讀書對他來講實在不是什麼難事。
這個時候,諸葛亮的夢想隻是好好地活下去,將來和他的父親一樣做一名好官,娶一個像自己母親那樣賢惠的妻子,然後有自己的兒女,可以等他們長大同樣像父親教育他一樣教育自己的兒女該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這就是諸葛亮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但是夢想是美好的,現實卻總是殘酷的,諸葛亮9歲的時候,母親章氏病故,12歲那年,父親也因為疾病而永遠地離開了他。幼年喪親,這個打擊對小諸葛亮來說是巨大的,美滿的家庭一下子變得支離破碎,這在諸葛亮幼小的心靈上劃上了一道永遠也抹不去的傷痕。
安葬了父母,還得繼續活下去,興平元年(公元194年),14歲的諸葛亮和幾個弟妹被叔叔諸葛玄收養,大哥諸葛瑾則被送去江東的親戚家裏。
第二年,叔叔因為工作變動,擔任了豫章太守,諸葛亮又隨著搬去了豫章。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諸葛玄病故,諸葛亮再次被命運拋棄,成了無依無靠的孤兒。
沒有家了,再也沒有可以停留的地方,諸葛亮一個人躲進角落裏痛哭,這是他唯一的宣泄方式,可是哭完了,他還要麵對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養活他的弟妹,他要承擔起一個男人應該承擔的責任,所以他隻能去投靠諸葛玄生前的朋友,荊州太守劉表。
在去荊州的路上,諸葛亮站在船頭,江水浩渺,望不到邊際,如同他今後的人生一樣,未知而又無望。他想如果上天真的這樣無情,那我們就來比比看,看看到底誰才是最後的勝利者。有生之年,我一定要將這紛亂的世界統一,讓所有家庭都不要再忍受分離,讓所有孩子都有一個可以棲息的屋簷。這一年,他1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