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包法利夫人(1 / 1)

“舒螽羽,你長期坐在前排對其他同學不公平,現在換到最後一排去,她這一列的同學依次往前移。”

我們班級隻有二十個左右的女孩,分成了4*5的5列4排。本來教室就不大,又重視對女孩的生育教育,因此座位的前後對主科的成績幾乎沒有影響。

但輔修課就不一樣了,坐在前排,離輔修課老師就更近一些。而輔修課又是我們了解生育之外知識的唯一機會。

據說二十年前WRO是不給女學生開設輔修課的,但後來又研究發現,有一項愛好能抵抗產後抑鬱,愉悅的心情也更有助於受孕。

女子學校就紛紛開設了輔修課,諸如語文,小語種,曆史(封麵上寫著“為女性精心編撰”),音樂,美術,插花,編織等。

輔修課也在不斷更新和調整中。曾經茶道和舞蹈也是選修課,但被認為不利於母體健康,很快被取消了。近幾年發現,小部分女性在完成數獨時大腦會分泌內啡肽,因此WRO在小部分學校中試點,將數學加入了輔修課。

為了不擠占主科的學習時間,WRO限製了輔修課最多可報4門,因此我隻報了語文,曆史,美術,數學。

我知道夜將明是為了報複我,才讓我搬到後排的。

偶爾其他輔修課的老師會帶來一些珍貴的教具,比如隻有男生才能看到的書籍,但數量極少,如果坐在後排,根本沒機會拿到這些書。

我收拾好了桌上的東西,在夜將明悻悻然的目光中搬到了最後一桌。

石榴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小聲對我說。

“我不愛看那些男人們的書,如果今天我搶到了,我就給小羽留一本。”

我悄悄給她比了個耶以示無恙,抱著書在後麵坐下了。

於是夜將明開始講課。

“今天臨時換一個課題,就講班昭的《女誡》,這是古代大家閨秀必讀的書,也希望大家從這一課中體會到傳統文化的魅力,以及卓越思想的曆久彌珍。”

“好了,《女誡》分為七節,每一節都有女子應該遵守的主題,其中開篇就是’卑弱第一‘。《女誡》的開篇怎麼說呢?”

“開篇說,古者生女三日,臥之床下,弄之瓦磚,而齋告焉。意思是,古人生了女兒三天之後,讓她在床下麵睡覺,拿織布的瓦磚給她做禮物,然後齋告祭祀先祖。”

“大家可能會疑惑,現在各位坐在教室裏千尊萬貴的女孩子。為什麼要放在床下呢?”夜將明咬牙獰笑,“《女誡》中有解釋,臥之床下,明其卑弱,主下人也。意思是,睡在床下,表明女子應當卑下柔弱,時時以謙卑的態度待人。”

“那麼,為什麼要給瓦磚做玩具呢?《女誡》中解釋說,弄之瓦磚,明其習勞,主執勤也。瓦磚是古代紡織的必須工具,女子從事勞動時都需要用到。那時候的女子都溫婉勤勞,不像現在的大家,養尊處優,懶惰貪玩。玩瓦磚的意思是,女子應當親自勞作、不辭辛苦。”

“最後,為什麼要齋告先君呢?《女誡》中說,齋告先君,明當主繼祭祀也。意思是女子應當準備酒食,幫助夫君祭祀。也暗含了女子應該為夫君開枝散葉,延續後嗣。”

“最後,班昭還總結道,三者蓋女人之常道,禮法之典教矣。意思是,這三點,是女人的立身之本,古來禮法的經典教誨。”

“大家看,卑弱自古以來就是女子最美好,最根本的美德。所以班昭也把這三個訓誡放在最前麵。好,說完了這個,我們再來接著看‘謙讓恭敬,先人後己’......”

因為我也選了曆史輔修,之前就聽說了班昭的故事。她是東漢的史學家,博學多才,出入宮廷,是皇妃們的老師,續寫並最終完成《漢書》,甚至在鄧太後臨朝聽政期間,還曾參與過政事討論。《女誡》是她在年老時,寫給將要出嫁的女兒們的。

這樣一位博士,史學家,政治家想要傳遞給女兒們的人生智慧,居然是卑弱第一。她這一生的成就,難道是靠卑弱獲得的麼?還是說這些成就在她眼裏,都抵不過卑弱呢?

夜將明蚊子一樣的嗡嗡聲讓我聽的有些煩躁,我移開眼睛,撐著手打量著教室內的女孩子們。

她們雖然膚色發色不一,但大都皮膚細膩,身材勻稱,這是保育仿生人長期精心照顧的結果。主動選修語文的女孩子們的書包裏都放了幾本書,或是關於好母親好妻子的小說,或是辭藻華麗的散文(男性作家歌頌兩性關係的)。

石榴沒有很多興趣愛好,她選語文隻是為了陪我,此刻有些無聊地玩弄著手裏的課本,一隻鉛筆沙沙地在白紙上隨意劃著。

這個教室裏隻有十七個學生,最後一排隻坐了我和另外一個女孩。

她的短發別在耳後,眉毛筆直而濃,睫毛極長,一雙漂亮的丹鳳眼。她也沒有在聽課,隻是姿勢古怪地擋住桌麵,入迷地看著課本後麵的紙張。

在她翻頁時,我看到了書背上的五個小字。

《包法利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