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1日,哲盆國東北部發生了9.0級的大地震,震中位於哲盆國本州黴島東北部海域。這次地震引發了一股巨大的海嘯,襲擊了黴島核電站,並造成了沿海地區的嚴重破壞。海嘯摧毀了黴島核電站的冷卻係統,導致核反應堆的溫度上升,核燃料開始熔化。放射性物質開始泄漏到周圍環境中。核電站的操作人員盡力控製事態,但由於嚴重的核反應堆損壞,情況變得極其嚴重。放射性物質開始進入大氣和水源,對周圍地區造成了汙染。哲盆國政府開始實施緊急撤離措施,將周圍地區的人民轉移出危險區域。
長時間的努力後,黴島核電站的運營商終於成功控製了核反應堆,並開始實施核反應堆的封堵和汙水處理計劃。核電站的運營商終於成功控製了核反應堆,並采取了一係列措施來應對事故的後果。
其中一項重要的措施是核反應堆的冷卻。由於事故導致核燃料的部分熔化,產生的熱量需要持續冷卻以防止進一步的放射性物質泄漏。工程師們通過注入冷卻水和使用特殊冷卻設備,逐步降低了核燃料的溫度。此外,封堵核反應堆是另一個重要的步驟。這包括使用混凝土和鋼鐵等材料,將核反應堆包裹起來,以阻止放射性物質的進一步泄漏。
另一個挑戰是汙水處理。在冷卻核燃料和封堵核反應堆過程中產生了大量汙水,其中含有放射性物質。為了處理這些汙水,實施了一係列處理計劃,包括使用特殊的過濾係統來清除放射性物質,以及將處理後的汙水儲存起來,爭取找到適當的處置方法。
2023年8月24日,哲盆國不顧世界的反對將大部分核廢水投入大平洋中,汙水隨著洋流被帶到世界各地,對沿海地區造成了嚴重的汙染,最早被汙染的為大平洋海域周邊國家。不過隨著洋流和氣流的影響,許多被汙染的海水被台風和雨水帶到了內陸和別的大洲,世界各地多次在海域發現被輻射的變異海洋生物,各國紛紛譴責哲盆國對海洋造成的汙染並要求進行賠償,世界局勢開始變得緊張起來。不過人們並沒有意識到真正的危機才剛剛開始。
2024年8月11日,JL省桐花市惠南縣的大雨已經下了一周多,絲毫沒有放晴的跡象。29歲的吳誌文,生活在這個不知名的小縣城,他從小在福利院長大,自打懂事之後就沒有享受過親情的溫暖,在成年後離開了那裏,到惠南縣做了外賣騎手為生。
由於從小生活環境所致,他總是沉默寡言,自己一人租住在老城區的一棟臨街老樓的頂樓出租房內,房間很小隻有50平左右,獨自一人居住也夠用。盡管平常隻有一個人,可能因為他從小就習慣了這種生活,也不覺得孤獨。
外邊的大雨持續了整整一周,外賣的訂單斷斷續續,最近他能接到的訂單也不多,索性就決定在家休息一陣,多屯一些食物,等著雨過天晴再出去工作。
吳誌文在了附近的小超市,屯了一些泡菜、火腿、肉類和大桶飲料。這些食物足夠他在家度過一段時間。買完了食物,回到家中,抱著電腦,開始了他的宅家生活。
他煮些食物,一邊吃著,一邊在虛擬的遊戲世界裏冒險。他尤其喜歡生化危機、行屍走肉等喪屍末日的遊戲,喜歡在虛擬的末日世界裏獨自拚殺,躲避喪屍。
連日的大雨讓各地洪災不斷,他注意到網上也到處充斥著各種有關末日、世界毀滅的帖子,不過他並沒有太過在意,因為類似的言論早已見怪不怪。就像當年的2012瑪雅預言,雖然當時人們熱議不已,但最終也沒有出現世界毀滅的情況。對於吳誌文來說,生活已經夠糟的了,會不會毀滅都不會改變自己什麼,生活依然,他繼續過著每天混吃等死的日子。
因為總在家裏做飯,家裏存放了一些大米、白麵、罐頭等食物,心想就算末日來了也足夠他吃一段時間的。
在下了一整天的遊戲,又逛了一陣論壇後,吳誌文感到一陣困意。看看時間已經是深夜了,他躺在床上看著手機,漸漸進入了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