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比賽流程(1 / 2)

星際資源賽共分為三段。

第一段:星係內部比賽。

即各星球之間的對決。

第二段:星係間的比賽。

即通過第一段比賽選拔出的前幾名代表各自星係出戰,這一等級的比賽由星係聯盟管理。

第三段:星係聯盟間的比賽。

即第二段比賽中獲勝的前幾個星係,可以代表各自的星係聯盟出戰,這一等級的比賽由星際聯盟管理。

星際聯盟也就是星際資源賽最大的主辦方,可以調集全星際範圍內所有的資源。

在第一段比賽中,總共會進行三輪對決。

第一輪中,二十三個星球共2300支參賽隊伍會進行一對一的同台較量。

沒有任何多餘的場景變化,隻是單純的擂台比拚。

隊伍是否能夠取勝,完全依靠各隊的戰鬥力以及戰術安排,運氣成分很低。

2300支隊伍會先被分成100個小組,每個小組23支隊伍。

這23支隊伍會被分成a組和b組。

a組12支隊伍,b組11支隊伍。

在抽簽時,a組和b組內的各個小隊便會被冠以編號,ab組內編號相同的兩支隊伍一一對抗。

a組編號為12的那支隊伍輪空,自動進入下一輪比試。

不過這種輪空的運氣是可遇不可求的,大多數隊伍還是要老老實實地參與戰鬥,才能進入後麵的比賽。

晉級的12支隊伍會再次被分成兩組,每組6支隊伍。

兩個小組的六支隊伍分別按照1vs1的方式進行對決,並且從小組中選出選出獲勝的三支隊伍。

同時,失敗的那三支隊伍也並不是完全沒有晉級的機會。

他們會再進行一次積分賽,積分前兩名的隊伍也可以獲得進入下一輪對決的資格。

這樣一輪下來,原本每個大組23支隊伍,便會被壓縮成10支隊伍進入下一輪比賽,總數從2300減為1000。

第一輪全程比下來大約需要三天的時間,而第二輪則需要十天的時間。

因為雖然隊伍數量減少了,但是比試方式也發生了改變。

第一輪中,比賽場地隻是普通的對戰擂台,總共有100個比試場地可以同時進行比賽。

這個階段中,觀眾可以到現場觀戰。

觀賽者隻需要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大組,購買一組套票即可觀看全天的比賽。

不過若是支持的隊伍太多,那大概就需要幾個比試場來回跑了。

而第二輪的比賽場地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加入了場景等影響因素。

原本普通的擂台取消,比賽地點更換為十顆不宜居住的小行星。

比賽仍舊按照大組內部爭奪的模式進行。

屆時,同一大組內100支參賽隊伍會被隨機投放在十顆小行星中的任意一顆。

這種本就不適合居住的星球環境對於戰士而言本就是一重挑戰。

到了第二輪比賽,觀眾已經無法去現場觀賽,隻能透過攝影機傳回來的畫麵觀看隊員們的行動。

因為場地數量限製,所以每天隻有十組人可以進行比賽,剩下的人都需要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