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齡大的學生,就是大學生。
這句話是學院課堂上輔導員說的,劉鉞邯記憶猶新。大專三年畢業的他,對於村裏人說他是大學生時,他總是遲疑片刻後轉移話題或解釋一下,自己是大專生。
若是本科畢業,那會毫不思索的承認自己是大學生。若說不是吧,又真真實實的上過三年學。
愛嚼舌根的農村人,那必定認定劉鉞邯是個遲鈍、反應慢的無能之輩,因為在他們眼裏能說會道的才是人才。
一個問題,有些人張口就來,反應極快,是人精;有些人出於真誠在腦海裏論證答案,遲疑片刻,是呆瓜。
現在的大學,畢業容易,就業難。劉鉞邯簡曆打印了五十份,到了人才市場卻不知道投給哪家企業。擁擠的人群中尋找了半天,發現沒有一個真心喜歡的工作。
人才市場附近找了個無人的陰涼地,劉鉞邯把簡曆放油漆地上坐下思考起來自己的問題。前前後後上了十五年學,書本無數,老師無數,到底學到了什麼?
掙錢、創業、找工作、生存這幾個赤裸裸的問題,在腦海裏左思右想沒有答案。不管大專還是本科理應是技校,教會一技之長,服務企業,服務社會。問題是,三四年的學習,不如在運營實踐工作中三四個月學來的紮實、實惠。
不談紙上談兵的能力之不足,十五年的學曆加20年的經曆(從出生算),劉鉞邯自己的興趣愛好是什麼,也沒有找到,當然除了異性。
興趣愛好就是天賦,找到天賦,再從事相關職業,這對於想幹大事、掙大錢的人很重要。劉鉞邯的現狀是什麼工作也不喜歡,除了吃喝住其他都不想湊合。
但是不湊合不行,家庭還有些外債,有些是為他上學借的。劉鉞邯提起屁股,拿起簡曆,說了句“大爺的,求職”。
劉鉞邯重回人才市場的人群,看見和自己專業沾邊的工作,擠進前麵,把簡曆交給招聘人員,硬氣的說:這是我的簡曆,我找工作,謝謝。
說完轉頭就走,如此,五十張簡曆投完,離開人才市場。
也不知哪來的自信,簡單的介紹,自認為五十張簡曆就可以等來一個工作麵試邀約。也可能是從小到大幾乎從不照鏡子的原因吧。
坐上公交車,在最後一排,角上坐下,劉鉞邯拿起手中的諾基亞手機,內心話“五十個企業,有高有低,我連電話銷售的職位都投了,就不信找不到個工作。”
結果,當然是無人問津。
一年後
原因好多,劉鉞邯過去的一年裏,從事了十幾個工作,一半多沒有拿到工資就離職了。實習期內辭職沒工資、壓工資等借口。
得到的經驗是南方的老板,不管是辭職還是被辭退,工資不拖欠。至於北方,隻能用一句實話來形容“南方的老板比較少”。
即使不抽煙不喝酒,吃飯節儉劉鉞邯還是不夠生活開銷,還是偶爾動用下老媽種地糶糧食的錢。農村的孩子出門在外,開銷方麵,相比吃飯,開銷最大的是房租,這是沒辦法省的。
二線城市,平房一間,房租二三百,工資全勤才一千二三。劉鉞邯幹過的電話銷售,工資才八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