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都打到吐血了竟然還不放棄,他要不要這麼拚啊?”
“淚目了啊,家人們。”
“我再也不喊他小白臉了,我承認他比我有男人味多了。”
“加油,希望他最後可以狠狠的打鬼子和二鬼子們的臉。”
“加油!”
……
林遠吐的這口血替節目拉回了相當多的人氣,鍛造大賽的在線人數直接翻倍,甚至還在不斷的上漲中。
對張導來說,這將會是個不錯的收官之作。
但是對林遠來說,這口血可就有些不妙了。
“剛才吐的那口血竟然正好落到劍坯上去了,這可就有些壞事了啊……”
這可不是玄幻小說的世界,沒有鑄劍的時候用鮮血血祭的說法。
就算有,林遠暫時也沒有接觸到。
相反的是,當高溫的劍胚在遇到相對冰冷的鮮血時,可能會出現開裂分層的情況。
尤其是對於使用夾鋼法鍛造的武器來說,一旦軟鋼和硬鋼還沒有完全融合就開始急速冷卻的話,很大概率就會出現分層的情況。
幸好,在林遠的仔細觀察之下,這種最差的情況並沒有發生。
看來在這之前,軟硬鋼就已經融合在一起了。
雖說還是會有影響,但是影響並不是那麼的大。
林遠鬆了一口氣的同時也意識到自己需要加快速度了!
因為剛剛需要冷卻下來觀察,所以浪費了許多鍛打的時間。
現在的他需要抓緊時間,將手中已經充分融合的劍胚再次加熱鍛造成一把完整的劍。
而此時,李力和陳林二人都已經到了最後的收尾階段了。
而他,才差不多隻做了一半,但也是最困難的一半。
時間隻剩下了最後的一個小時。
李力和陳林都已經完成了各自的鍛造,他們所打造的都是單刃的刀,這樣會節省下來一半開刃的時間。
陳林自不用說,打造一定是武士刀的樣式。
而李力鍛造出來的兵器,似乎像是一把苗刀。
兩人近乎同時將鍛打完成的刀刃從鐵砧上夾起來,再度送進了火爐之中。
隨後將鍛造爐的火苗升溫,快速的加熱到發紅的狀態,繼續保溫一段時間。
等到完全達到臨界溫度之後,快速的拿出再完全浸入了一旁的油桶之中。
這一步便是淬火!
所謂的淬火,就是將鍛造好的兵器均勻加熱到臨界溫度之後,以大於臨界冷卻的速度進行快速冷卻。
這樣金屬內部的晶體結構會發生一係列的變化,大大提高武器的硬度和強度。
如果這一步加熱不夠充分的話,做出來的武器硬度便會差很多。
在越接近臨界溫度時淬火,效果便越好。
溫度不夠就會不夠硬,溫度太高則可能會開裂變形。
等到完全冷卻之後,兩人將各自的兵器從油桶之中撈了出來,用一旁的銼刀輕輕的銼了一下。
這是最簡單的判斷淬火效果的方式。
淬火成功的武器,它的硬度是銼刀銼不動的,所以銼上去就會感覺很光滑。
如果手感恰恰相反,便說明淬火的溫度不夠沒能硬化,需要進行二度淬火。
顯然,他們兩個的淬火都是成功的。
隨後二人又將各自的刀身放在自己的眼前,刀尖衝向自己,兩眼通過自己的鼻尖順著刀身看過去,以此來判斷刀身夠不夠筆直。
如果在淬火的過程中加熱不夠均勻的話,冷卻之後就會導致刀身發生彎曲的現象。
這時候就需要進行退火,也就是對彎曲的部位進行二次加熱,破壞已經成型的晶體結構。
掰直之後再次冷卻淬火。
進行了退火的武器,因為晶體結構並不是一次成型。
所以外表上看似還是一體,但是內部就像是拚接起來的一樣,在受到外力之後退火的部位最容易折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