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克星敦級航母可是算是二戰航母的先驅者,而在遍地小學生初中生的艦娘中,航母級艦娘的存在也算是絕對稀有的了。一般而言,世界上僅有為數不多的二級與以及一級提督才會有資格召喚出航母級艦娘,換種說法,一旦擁有航母級艦娘,成為高等提督基本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如果是在二十年前的話。
艦娘的召喚需要油、彈、鋼、鋁四種資源,她們的戰鬥更需要這些資源的支撐。出征需要油,炮彈與魚雷等武器需要彈,維護及修理需要鋼,而航母建造以及飛機群戰鬥則更需要大量鋁材的支持。這四種資源中,尤其以鋁材最為珍貴。
在華夏,原先鋁材的消耗就主要靠澳洲大陸的進口,本土資源用以儲備。但澳洲大陸的淪陷使得鋁材變得更為稀缺,再加上25年前的大建風,為了獲取勝利,人類幾乎投入了數不盡的資源,但最後的結果卻是一個悲劇。
但保衛國土需要艦娘,為了防止那一個個紅了眼的提督們將手頭上的資源全部投入大建中,政府不得不實施資源限令,將原本自由流通的資源全部收為國有實施配給製。原本一開始配給的資源還算不錯,但隨著國家戰略從艦娘轉移到發展太空科技上之後,提督們的資源就變得尤為緊缺。
從提督候補到正式提督,他們所獲得的資源都寥寥無幾,除了像吳語這種家裏有背景早就自己開建過艦娘的人以外,大部分提督隻擁有兩次大建的機會。
所謂大建,則隻指在艦娘的召喚儀式中投入總計超過1000標準單位的資源。所謂的標準單位的設定,是指對艦娘黑科技的逆向破解過程中發現的一種資源提煉技術,比如一千克的原鋁僅僅隻能提煉出不到一個標準單位的鋁材。
而最低程度的召喚,僅僅各項原料投入30個標準單位便可——雖然百分百召喚出的是火力最弱驅逐艦級小學生。
所以說,現在剛剛畢業的提督們,大部分都是以巡洋艦娘及驅逐艦娘為主,能擁有戰列級或戰列巡洋級的,無一都是佼佼者。就如同大帝戰嵐,僅僅靠一艘安德烈亞·多裏亞級戰列戰列艦就成為了同級第一。當然,像吳語這種把所有資源全部投入給驅逐艦的家夥是另類,他對那些初中生級及以上級別的艦娘是一點興趣都沒——這家夥對艦娘的劃分也和其他人完全不同。
而蔣太翔建造出列克星敦,則是一個意外。那時候他還是個6歲的小屁孩,整天被爺爺關在家裏沒事做,但天生又聰明喜歡讀書,很快就從書上了解到了艦娘的相關知識。對此充滿好奇心的他,把自己爺爺這幾年的積蓄全部都砸在一次大建上。
具體多少,他自己也不清楚了,隻記得反正他爺爺差點把他打死就是了。
還好的是,那次建造並沒有召喚出小學生——即使是小學生,當初的蔣太翔也不會在意。列克星敦級的出現讓蔣琛講了句“命運吧”就坦然接受了這個破產的事實。當然蔣太翔接下來的日子並不好過,他在讀書時領取的資源全部都上交給自己的爺爺進行還債,導致列克星敦召喚十多年以來,沒有進行過一次出征,一次戰鬥,哪怕是學員中的切磋都沒有——飛機都沒有的航母能開出去打架嘛。
因此,列克星敦從一個高大上的航母級艦娘,淪落為一個家務能手好太太。而蔣太翔也從一個被所有人所期待的提督,淪落為一個從來沒有戰鬥經驗的菜鳥。
“喂,小不點,不要擋路,小心我一炮轟飛你。”
背後不滿的聲音讓停在原地的兩人回過神,蔣太翔回過頭,發現正是戰嵐以及他的旗艦艦娘,金發雙馬尾的戰列艦,安德烈亞多利亞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