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塵來到蔡府門前,看著那輝煌的府邸,眼中不禁感歎,還真是豪華啊!
不禁想起蔡琰生平。
蔡文姬(生卒年不詳),名琰,字文姬(一說字昭姬[28])。陳留郡圉縣人,東漢末年女性文學家,文學家蔡邕之女。
博學多才,擅長文學、音樂、書法。初嫁於衛仲道,丈夫死後回家。東漢末中原大亂諸侯割據,原本歸降漢朝的南匈奴趁機叛亂,蔡文姬為匈奴左賢王所擄,生育兩個孩子。曹操統一北方後,花費重金贖回,嫁給董祀。
《隋書·經籍誌》著錄有《蔡文姬集》一卷,今已失傳,隻有《悲憤詩》二首和《胡笳十八拍》。文姬歸漢的故事,廣為流傳蔡琰的父親蔡邕是一位大書法家,創造了八分字體。蔡琰本人對書法也很擅長,韓愈曾說:“中郎(蔡邕)有女能傳業。”蔡琰曾在曹操的要求下默寫古籍,說自己不管是真書還是草書都可以寫。
“倒也是一位奇人,可惜生逢亂世,和李清照一般悲慘”秦塵感歎之餘也沒有太多想法,畢竟人家可能還看不上自己這個莽夫呢。
“這位公子不知來蔡府有何事,如果是為了拜訪老爺,還請稍等。”
門衛看見秦塵一身素衣,也沒有在意,畢竟自家老爺從來不在意貧窮富貴。
“還請告訴蔡老爺,就說南陽故人來訪”秦塵告訴家丁。
那家丁急忙去稟報。
不久,一位四十多歲中齡人走出。
秦塵一看,看來他就是蔡邑了。
蔡邕性情忠實孝順,母親曾經久病三年,蔡邕如果不是寒暑節氣變化的時候,不曾解開衣衫,七十天不睡覺(去照顧母親)。母親去世後,他在墳墓旁邊蓋屋住下,行為舉止都依照禮的要求。他年輕時知識淵博,以師禮侍奉太傅胡廣。他喜歡文章、數術、天文,善於彈奏音樂。
吳地有人燃燒桐木來做飯,蔡邕聽見火焰燃燒的聲音,清楚那是好的木材,因此請求將它裁製來做琴,(這把琴)果然有美妙的聲音,而它的末端猶如燒焦一般,因此當時的人叫它“焦尾琴”。
或許曆史自有曆史的走向吧!
秦塵內心輕歎,為這麼一位文人而惋惜。
“不知道,賢侄”蔡邑遺憾問到。
“十八年前,舊秦故都鹹陽,草廬”秦塵簡要說到。
蔡邑聽到這話,臉色一變。
“原來你是那一位故人之後啊!”蔡邑感歎。
十八年前自己帶著蔡琰到處尋醫,隻為救治女兒,後來在鹹陽遇見一位老者,他隻是幾針便就救了自己女兒,為了感謝他,蔡邑與那人定下娃娃親。
想不到十八年後,那我後入竟然來了 。
“公子可是來為赴約十八年前約定”蔡邑微微一笑。
“正是”秦塵點點頭。
蔡邑一臉微笑,帶著秦塵走進蔡府。
“那賢侄先小住幾日,等我那女兒回來再行商量可否。”
“也可以吧”秦塵點點頭,一來他此行來長安也是為了尋找一個人,同時再過半個月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的時候,他的部下也會到來,不急於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