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毅兄弟,你不知道我水性有多好,人送外號,浪裏白條,哈哈哈”江元傑沒把陳毅的話當回事兒
就知道他不信,一個生在春分裏,長在紅旗下的人怎麼會信這些,他隻是想給江元傑提個醒,聽了最好,不聽他還有後招。
“姐夫,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啊,你最近離著水邊遠點”李漢榮覺得陳毅有點專業是怎麼回事兒。
李漢榮不說還好,他一說江元傑倒是覺得這兩個人像是李天驕找來的說客,一唱一和的,像是專門給自己下的套,至於為什麼呢,當然是為了勸自己不要下河摸魚,越想越真像了。
李天驕和他說過很多次不讓他下水,但他自己水性好,一直不以為然,沒想到他老婆的勢力滲透的這麼深,連自己的兄弟都被策反了,他能理解兩人的好心,可誰能理解自己的愛好啊!
“我記住了,謝謝陳毅兄弟關係”江元傑滿口答應,但敷衍意味十足。
這個小插曲很快過去,三人又聊了會,才各自回家。
陳毅和江元傑他們告別後半路去了趟北湖,找了個在北湖常年出攤的小商販,給了他50塊錢,說清楚江元傑的特征讓他幫自己盯著點,要是他過來,就給自己打電話,交代好一切才回家。
陳毅回到家後,一頭紮到客廳,搞產品設計。陳毅創業的時候一窮二白,創業初期為了省錢,他什麼都自己親力親為。
餐廳怎麼選址、怎麼做隔斷才能確保空間利用的最大化,怎麼裝修可以給顧客帶來更好的體驗感,他一點點摸索。
貧窮把他逼成了全能王,連在哪個地方買螺母便宜他都知道。
陳毅美術功底可能連集訓一年的藝考生都比不過,但畫個設計圖還是沒問題的。
市麵上方便麵都是大包裝,價格最低是五毛,對於中小學生這個價格還是太貴了,想要吸引中小學生就不能定價太高。定價低還要有錢賺,就隻能減少麵餅的克重。
所以陳毅打算做兩種包裝,一種跟市麵上一樣的大包裝麵餅80克定價五毛,主打的量大實惠。一種是小包裝麵餅23克定價兩毛,用便宜的價格去搶占中小學生市場。
而且孩子有多餘的錢的時候,也會去買更加實惠的大包裝方便麵,人性被陳毅拿捏的死死的。
隻有價格優勢和口味優勢還是不夠,要想在眾多產品中殺出重圍、一騎絕塵還得有大殺招。
陳毅準備整一個集卡活動,在方便麵袋子裏放一下動漫人物,當紅明星的照片。這個營銷方式和開蓋有獎活動一樣,都是經過市場認證的大殺器。
85後的方便麵集卡、95後的拆盲盒到10後的奇趣蛋,這些商業模式讓消費者在沒獲得產品之前就獲得了價值感,而這些價值感有時候比產品本身更讓人欲罷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