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層隨機抽樣的均值與方差
①分層隨機抽樣的平均數
如果經過分層隨機抽樣得到樣本中的每個數據,就可以算出樣本平均數和樣本方差。
②分層隨機抽樣的方差
7.百分位數
當總體是長度、質量、時間等連續變量時,人們常常會考慮總體與樣本的另一種數字特征——百分位數。
為了了解百分位數,先回顧中位數。
總體的中位數和這樣的特點:總體數據中的任意一個數小於或等於它的可能性是50%,因此也稱作中位數是50%分位數。
類似地,總體的25%分位數有這樣的特點:總體數據中的任意一個數小於或等於它的可能性是25%。
一般地,當總體是連續變量時,給定一個百分位數p∈(0,1)總體的p分位數有這樣的特點:總體數據中的任意一個數小於或等於它的可能性是p。
25%,50%,75%分位數是三個常用的百分位數。把總體數據按照從小到大排列後,這三個百分位數把總體數據分成了4個部分,在這四個部分取值的可能性都是1\/4。因此這三個百分位數也稱作為總體的四分位數。
其他常用的百分位數有百分之一,5%,10%,90%,95%,99%.總體的p分位數通常是未知的,人們用樣本的p分位數來估計他,樣本容量越大,估計越準確。
概率
隨機現象與隨機事件
隨機現象
在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普遍存在著兩種現象。一類是在一定條件下必然出現的現象,稱為確定性現象。例如,太陽從東方升起;在標準大氣壓下,水在100℃時會沸騰;同樣電荷相互排斥;拋擲一顆石子,石子最終下落;在不受外力的條件下,物體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等等。
另一類則是一定條件下,進行試驗或觀察會出現的不同的結果,而且每次試驗之前都無法預言會出現哪一種結果現象,稱為隨機現象。例如,在相同條件下拋擲同一枚硬幣,其結果可能是正麵朝上,也可能是反麵朝上,並且在每次拋擲前無法確定拋擲的結果是什麼;明天適合刮風下雨;某種股票價格會是多少;等等。
隨機現象有如下兩個特點:①結果至少有兩種;②事先並不知道會出現哪一種結果。
樣本空間
在概率與統計中,把觀察隨機現象或為了某種目的而進行的實驗統稱為試驗,一般用E來表示,把觀察結果和實驗結果稱為試驗結果。
對於隨機現象,當在相同的條件下重複進行試驗時,盡管不能預知每次試驗的具體結果,但這個試驗的所有可能結果往往是明確可知的。例如,拋擲一枚骰子,觀察骰子擲出的點數,該試驗有六種可能的結果:點數為1,2,3,4,5,6。但在每次拋擲之前,並不能確定骰子最終擲出的點數。
概括
一般地,將試驗E的所有可能結果組成的集合稱為試驗E的樣本空間,記作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