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太子的心尖寵妃15(2 / 2)

這段不短的時間足夠安綾解決太子院子裏的人,悄悄躲進去。

等太子發現了,再讓人將安綾拖出去,就會剛好撞見折回來的皇帝。

到那時,安綾占了先機,向皇帝訴了苦,安綾又在眾人麵前衣衫不整,清白不保,太子就隻能對她負責,而且還是太子的錯。

可背後的人沒想到,皇後居然會突發奇想,又回頭來看望太子。

皇後阻撓了太子的作為,讓安綾占不了理,並且皇後一直為她著想,想為她穿上衣服,她自己不要,這都是眾人親眼看見的。

於是結果就變成了這樣。

仔細想想,這件事最大的破綻就是最開始請太子的人,除了皇後,能指揮動皇後身邊下人的,也就隻有安綾了。

但凡太子跟皇後說一句,安綾一路都不會如此順利。

隻能說,怪道世人言,千防萬防,家賊難防,太子是真沒想到安綾頭上。

縱觀整個計謀,簡單有效,卻絲毫不顧及名聲和未來,絕不會是安綾自己的手筆。

想來應該是安綾的那個小姐妹楊雪慧給她出的主意。

背後推動皇帝去太子院子的人,便是楊丞相。

也不知,安綾被如此算計,會不會跟楊雪慧算賬。

不過,事發之後,安家為何不加以遮掩,反而讓這件事清晰明了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傳遍整個京城?

洛清月覺得,想必是安綾得罪的人太多,牆倒眾人推。

這是第一件大事。

第二件事,說來還跟洛清月有關。

皇後先前派人查探太子有沒有跟哪個女子過從親密,一直沒有結果。

皇後也不放棄,她知道自己兒子身邊的人嘴風都緊,長久盯下來,總會找到蛛絲馬跡的。

這不,還是讓皇後的人發現了那支珠釵。

幸好這隻是尋常樣式的珠釵,沒有任何能表露主人身份的印記。

可皇後不放心呐,到底是什麼樣的女人,竟然能讓她兒子寶貝似的貼身帶著這珠釵。

這要是將來進了東宮,那還得了!

可無論皇後後麵再怎麼打探,就是打聽不出丁點那個女人的消息,仿佛並不存在這個人,隻是皇後的臆想罷了。

皇後不信,既然找不出這個女人,那幹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從源頭斷了這個女人的美夢。

不是勾引她兒子嗎?不是想進東宮為妃嗎?那就慢慢爬吧!

次年開春,五年一次的選秀上,皇後為太子挑了九個人,幾乎填滿了太子後院的高位空缺。

太子按規製,可有正妃一,側妃二,庶妃四,良娣良媛各八人,寶林承徽各十六,昭訓奉儀無數。

正側妃已定,選秀來的九人,其中三名是庶妃,最後一個庶妃位是皇後私心給安綾留著的。

餘下六人分別為一良娣,二良媛,一寶林及二承徽。

太子的後院瞬間就熱鬧了。

皇帝對此雖有微詞,但也沒阻止皇後。

先前在太子妃人選的事上他就已經駁了皇後的意見了,再拒絕就太不給皇後麵子了。

可憐準太子妃,還有不到三月的時間就要和太子大婚了,本還以為能撐到大婚後,太子才會納妾。

結果臨門一腳,皇後先一步將太子後院塞滿了。

要知道,太子妃進府前納妾和進府後再納妾,那可是完全不一樣的。

景朝對納妾是沒有什麼意見的,隻要不在正妻進門前,鬧出孩子,就都不算大事。

更何況,在皇宮裏,除了庶妃及以上的,其他都不算主子,選秀後沒半個月就得一頂小轎抬進東宮。

庶妃可以等一月再進宮。

可是她們比太子妃先進了東宮,兩個多月的時間,已經足夠她們掌控院子,收買人手了。

那時,太子妃要想真正站穩位置,沒那麼容易。

而且,太子妃不光要整治這一院子的女人,還有兩個側妃在她後麵呢!

太子大婚的事是由朝廷操持的,可側妃就得由太子妃親自來了,這也算是變相的檢測太子妃賢不賢惠,有沒有那個本事打理東宮。

如果表現的太差勁,犯下大錯,太子登基之後是可以不封她為皇後的。

因此,她不光得盡心盡力操持側妃的婚事,還得把它辦好,辦的漂亮。

沈惜音一想到這一連串的麻煩就頭疼,可是太子妃的位置,她若不站穩,有的是人搶著想上來。

她頭疼,洛清月也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