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藎鸞魔種(1 / 3)

楔子

這是個人魔鬼怪共存的世界。

東海有洲,名曰“太古神”。洲上有國,名曰“中州”,是人族棲居的所在。十方魔都位於中州邊境,環繞其周。都中妖魔好食人心,飲人血,常騷擾中州邊境,擄掠百姓食用。

中州是個集聚天地靈氣的所在,生活在此的人大多體內都有靈氣,可養日月精華,練體修術,成就無上大道。這些修行者被稱為“修術師”,多被中州皇族聘用,派往鎮守邊境,抵抗妖魔入侵。

中州東側靠海,有一座仙山名為“藎鸞”,傳聞此處是洪荒時代一隻火鳥死後所化。藎鸞山高萬丈,上抵三霄,下接海境,吸收日精月華,是天地之氣最盛的地方。

山上有修術宗門,名為“納虛”,是天下修術煉體的名門正宗。中州多有修術宗門,卻不及“納虛”興盛,宗內術法自然也不如它強大。因此天下宗門以“納虛”為首,每年三月都會集宗中高手前往藎鸞聽學,修行更高深的術法。

納虛宗內成大道者不計其數,其中又有十位出類拔萃者,被天下人稱為“納虛十尊”,有著匹敵十方魔神的實力。

北境魔都,魔力最盛,魔中力量最強者被奉為首領。“納虛十尊”時期,魔都中誕生了一位天才少年,名曰“沢町”,沢町被奉為“十萬年來魔力最強者”,他成年後弑殺老魔王,成為魔都新王。

魔都自古荒蕪,混沌一片,魔種間更無秩序禮法,隻以魔王為尊。沢町成為新王後,聽說中州乃天地之氣聚集的所在,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便產生了入主中州的野心。

他隱去萬丈魔身,化為人形,潛入中州,意在訪遊中州形勢。可他沒想到自己潛入中州後,卻結下了一段孽緣,致使他墮入東海海眼“炎虛”萬劫不複……

1

納虛宗宗門大殿中,一位須發皆白的老者盤膝坐在一塊蒲團上,他雙眼緊閉,臉上隱隱有擔憂之色,手中端著的拂塵也因手抖微微顫動著。

“宗主,十尊和他們座下十位首席弟子將那魔頭引入東海啦!”一個著急的聲音從大殿外傳了進來,聲音還未甫歇,一個白衣少年已從外麵跑了進來。

老者微微頷首,並未說話。過了一會,又有聲音從外麵傳了進來:“宗主,那魔頭殘暴至極,十位師尊均有受傷!”語氣著急,音帶顫抖。同樣聲音未歇,一位白衣少年已跑進大殿。

老者微微頷首,仍未說話。又過了一會,外麵聲音再次響起:“宗主,十位師尊和他們座下弟子施術‘天牢地網’,以身作鎖鏈,以海為牢籠,將那魔頭封入東海海眼‘炎虛’中去了!”音帶哭腔,一位少年大哭著從外麵跑了進來。

這回老者身子突然劇烈顫抖了一下,眼睛暴睜,根根須發如針挺直,臉上神情先是驚訝轉而憂傷最後淚水順著臉頰慢慢流了下來。三位少年站在老者身後,淚水簌簌而下,哭的身子抖成一團。

老者止住淚水,緩緩站起身,沉聲慢慢道:“傳我命令,整頓宗門,救治傷者,清掃魔屍。好生安葬此役中戰死的門徒,舉全宗門人頌七天七夜往生咒,超度亡魂西往!”

藎鸞山巔,雲霧繚繞;日頭臨近,光照崖頭。

數千名白衣修術師立於山崖上,遙望東海,心中隱隱作痛,悲傷之情溢於言表。

宗主立於人前,朗聲道:“十方魔頭,北境沢町;不安魔尊,入境中州;戀我門徒,結此孽緣;因愛生恨,傾巢而動;大舉魔旗,亂我藎鸞;毀我宗門,殺我門徒;罪孽滔天,十惡不赦;納虛十尊,以身封魔;大義炳然,可歌可泣;我門眾人,遙望東海;悲歌七日,為尊涕零!”

宗主念完,已老淚縱橫。這時人叢中走出一位老婦人,懷抱著一個繈褓嬰孩。嬰兒雙目閉著,睫毛緩動,一臉安詳,顯然已經沉沉入睡。

婦人看著宗主,臉上露出祈憐的神色,說:“宗主,這孩子你想怎麼處置?”

宗主還未說話,身後群眾均高聲道:“殺了她,殺了她!”

婦人聞言大驚失色,目望宗主,眼中已滾動著淚花。

宗主看著繈褓中的嬰兒,神情複雜,良久才歎了口氣,一字一字道:“養著吧。”

人叢中走出一位大胡子男人,大聲叫道:“這孩子爹是沢町那魔頭,此為魔族後裔,非我族類,留不得啊!”

人叢中又走出一位短須男人,正色道:“劉師兄說得對,這孩子雖是女娃娃,可畢竟身上流的是魔血。他爹是個十惡不赦的大魔頭,這孩子就是個難以原諒的小魔種。要是這孩子長大後,知道爹娘都死於我們手上,非尋仇不可。不如殺了,殺了幹淨,省了許多麻煩事。孩子留不得,請宗主三思!”

此話一出,身後群眾朗聲道:“請宗主三思啊!”

宗主一凜,渾身劇震,良久才咬牙沉聲道:“孩子她爹雖是魔族魔頭,但她娘卻是我門中人。她身上留著一半人血,一半魔血,終究是有人性,與我族有異卻也不大。她娘觸犯門規,愛上魔頭,已受罰領死。此女幼小,若我們好生管教,磨去她的魔性,幫她成就大道也未嚐不可。”

大胡子男人嚴聲道:“不行啊,魔就是魔,如何磨去魔性?還要助她成就大道,我看連半點修術都不能教給她!養虎為患,日後必是大害!殺了吧,殺了幹淨!”

宗主厲聲道:“孩子是無罪的,殺害繈褓嬰兒,那我們與魔頭何異?養著吧,教她道理,不教她修術便好。待她長大後,給她尋個凡人子弟,將她嫁了,也少去不少麻煩。”

大胡子大聲道:“殺了更沒麻煩!”

宗主:“我意已決,不可更改,就這樣吧,無需多言!”

群眾啞然,紛紛露出不服之色。那大胡子更是氣憤不已,甩袖而去。老婦聽宗主下令,喜不自勝。宗主看著她,慢慢道:“以後這孩子就交給你撫養了,你可千萬要護她安然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