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元年,秋九月,洵國,柑月山戰線。
洵國王軍一路順風順水地行至賊軍盤踞之城下,然而衛穎昭卻見到行路途中有不少東奔西走的平民,看樣子是從家鄉逃難來的,而有些人瞧見是王庭的軍隊,紛紛撲過來,對著王軍叫苦連天抗議,賊軍欺男霸女。
“給他們一些糧食,和錢財,讓他們去遠處避難去隨後再派一小隊護送他們出險區,以防不測。”
衛穎昭看著軍營外這些因戰亂衣衫襤褸的難民,不禁感慨憐憫,便叫手下部將去妥善安排,這些人。而這些人在聽聞是王子施恩後,也都在軍營外朝拜了一番才離開此地。
然而如今洵國王軍雖然兵臨城下,數量數倍於這些看似烏合之眾的賊軍,但卻不能輕而易舉地去攻城,因為這些城池原本便是洵國抵禦驪國修建的城池,是故易守難攻,外界除非有內應否則無法輕易攻克。
而盡管眼前這座城池是衛穎昭當年親自監工修建的,可也一時無法想出門路來如何排兵布陣去攻城,便隻能先派小股部隊去對周邊賊軍勢力輪番襲擾,再與部將們商議策略如何攻城。
“賊軍們竟然以堅壁清野之法頑固守城,以末將看目前隻有先圍而不攻,外切斷他們援軍路線,圍點打援,耗上一段時間。”一名將領看著沙盤的形式情況覺得對己方不利,便對王子提了意見,然而在場另外一個人卻說,“末將倒以為,雖然城牆頑固,但如若致使城牆坍塌,那便方便攻城了。”
其他人聽到這人所言紛紛互相看了看,又轉眼望向王子衛穎昭,靜待其意見,而衛穎昭聽到後來之人所建議,他也有些猜出是什麼法子來。
於是,他便鄭重其事地說道,那就依照拓拔酋長所言,在夜中派人挖掘城郭地下,再運入火藥炸之,城牆必然坍塌,到時我軍再至天明時攻入,定可事半功倍。”
在當夜衛穎昭便派人於夜裏悄然潛入至城牆根下,挖掘起地道來,一群人悄無聲息地借著遠光小心翼翼的挖著牆角,楞是沒讓守城的賊軍發現。
而衛穎昭則是在軍中大帳裏秉燭夜看兵書,盤算著到時具體如何步兵更有利。然而他並不清楚的事,其實這場戰爭並不會展開,因為他目光所及的一切都是暗處之人陰謀詭計中的有意為之,
而今夜,也是暗處之人為他設計的終章,
不知是半夜什麼時辰,大帳外一陣騷動,軍營裏有一部分人陷入了混亂,而又過一會,帳外的騷動聲音又大了些。衛穎昭半夜被騷動驚醒,他當即從床上掀開被子起身,然而他在睡眼惺忪中仿佛聽見了刀槍碰撞的聲音。
他再睜開眼來,卻看到火光從大帳外透進帳內,遂不由得大驚失色,穿著寢衣便提著劍走出帳外。他站在帳前環視四周,抬眸一看,便看到軍中亂作一團,一批穿著非洵國王軍的人在營中到處廝殺。
顧不得多想,衛穎昭見狀便拔劍而出,也殺進混亂之中。他看著前來保護他的部將,卻是開口道。“你不必管我,能去多殺些賊軍便去多殺些,我的身手還能對付得了這些人,不必擔憂。”
而這位部將聽到王子所言,卻是不敢應承,便誠懇說道,“您是王儲,未來的國君,我等死了算不得什麼時,可王子您是洵國的來日方長,斷不能有個三長兩短。”
接連斬殺幾個賊子,衛穎昭聽到這部將所言,卻也不能苟同,他反駁道,“佛說眾生平等,所以人之生命珍貴,並不分三六九等。”
看到有人朝這部將衝來,衛穎昭立即將人推開,側閃而躲,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揚劍將人斃命,然而衛穎昭卻在交手之中發現異常之處,這些人懂得夜襲敵營這不是一般強盜山賊該有的智慧,且還是騎兵衝營,一般賊軍懂得豢養騎兵?
軍營中到處是一片狼藉,各類兵器碰撞之聲不絕於耳,不知廝殺多久,衛穎昭發現有好幾處營帳也燃起火光來,他突然想起之前,在羅霞城裏曾有不安預感,原來暗示的就是今日,他臉上一凜,忽然視死如歸。
自從那枚蓮瓣金錠出現以後,他便感覺到周圍有黑雲壓城的氛圍,羅霞城也變得陰沉起來,而他在出征之前經過查探,他卻發現這火氏村發生之事並非是衝著李時月,而是他與父親。
案發以後,羅霞府尹接到報案去案發現場查案,除發現衛穎昭一行人的蹤跡外,在現場發現了一枚蓮瓣金錠,是在那日夜裏衛穎昭發現的相同位置,且這蓮瓣金自錠同樣地步刻字被熔化而消,不見其名。
衛穎昭得知又出現蓮瓣金錠後,他便覺得越發不對勁,心中甚至想到了最壞的情況,這些蓮瓣金錠仿佛在告訴他一切實情,也在威懾他。
腦海裏閃現許多畫麵,而衛穎昭看到眼前的血雨腥風,臉龐也不禁隨著內心抽搐,隨即似是殺紅了眼,在人仰馬翻中連續揮劍斬殺數人。
然而,就在他隻顧眼前時,殊不知背後飛來一隻長棍,當場將他砸暈,昏死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