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天明老師,您對於二位的這首歌怎麼看?”主持人又將話遞給了胡天明。

“剛才汪狄老師說成了一個“野人”,我非常好奇您同為一個創作者,如何看待陳野的這一首歌?”

胡天明一身精致的衣裝,雙手擺弄著麵前的廣告牌,吐了口氣說道,“身為一個創作人,我十分欣賞陳野的才華,剛才汪狄老師說的很不錯,陳野歌曲創作的切入點總是很精準。”

“我現在甚至有種自己不配點評陳野的感覺。”

此言一出,全場嘩然。

不配點評?

別人說這話興許沒什麼爭議。

這是誰?

胡天明。

金曲獎的獲得者,十七歲便拿到了最佳創作新人的獎勵。

他說不配點評,估計誰都不信。

陳野的歌曲雖然確實十分優秀,但胡天明是絕對有資格指點的,更別提點評了。

這是所有人的共識。

“所以,這首歌的創作我就不談了,我談談二位的演唱吧。”

胡天明放下手中的廣告牌,理了理衣服,一本正經地點評道,

“陳野的聲音像是停留在鯨上頭的海鷗,偶然間聽到有這麼一種孤寂空靈的聲音,所以溫柔地低聲問候。

真姐的呢,毫無疑問是那隻清冷的鯨,路過無數奇景,收藏了天上海底的光和溫柔,但她卻是孤獨的鯨,沒有人聽得懂她的聲音,

至此兩個人的相遇,就像歌曲最後一段的升華“你若走進我的孤獨,我自會傾訴與你”。”

“二人的合作是一場天作之合,我剛才完全沉浸在了他們二人用歌聲打造出來的世界,二人的演唱,我十分喜歡。”

張真玉對於胡天明的點評感到十分欣喜,她能感到胡天明的誇讚不是商業互捧,而是實實在在發自內心的欣賞,於是道,“謝謝胡老師的誇讚,不過胡老師還是太謙虛了,對自己的認知不夠準確。”

“郭老師?您怎麼看?”

所有的目光彙聚在了郭震身上,剛才郭震同樣完全沉浸在歌曲之中,回味無窮,被喊到的時候還晃了個神。

“我覺得這首歌是當之無愧的金曲。”

“雖然這首歌今天在第一個出場,即使後麵還有歌沒有演唱,但是我可以斷定,這首歌絕對是這期的金曲。”

“這首歌從演唱,歌曲創作質量,都無可挑剔,當之無愧的金曲!”

“郭老師,您自己可還沒上場表演呢,就把金曲給了別人。”主持人打趣道。

郭震:“我已經甘拜下風了。”

郭震將目光放到陳野的身上,“陳野,你這家夥真了不起,這首歌包括之前的《紅玫瑰》都達到了超凡的水準。”

“沒能跟你合作我現在很遺憾。”

“謝謝郭老師,沒跟您合作我也很遺憾。”陳野鞠了個躬,感謝道。

“不過幸好,後麵還有很多舞台,我相信我們一定有合作的機會,到時候還希望您多多指點。”

點評環節結束,主持人又將話遞給了張真玉。

綜藝節目的套路,表演者總要說些什麼,節目剪輯出來才有看點。

張真玉輕聲道,“我從來沒有過這般的感覺,唱過那麼多首歌,這首歌給我的感覺是獨特的。”

“我剛才很享受,身心都達到了另一個境界,我非常感謝陳野將我帶入那方世界中。”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張真玉精致的麵容上一片潮紅,流露出內心的滿足與喜悅。

“好!我們聽一下樂評團老師的意見。”

燈光打在了樂評團身上,每個人臉上的表情都略有不同,有的沉默,有的興奮,有的黑臉。

“我覺得剛才的舞台我很享受,作為真玉多年的好友,我最近很少見她這樣的神情,這首歌對她來說是一種新世界的開啟,許多粉絲說,張真玉近幾年沒有作品,吃老底,不參加舞台,已經沒落了。這首歌一出,大家會重新知道,張真玉還是那個張真玉,是音樂中的女王。”

“作為張真玉的朋友,我感謝陳野。作為一個樂評人,我喜歡這個創作,作為一個聽音樂的人,這首歌對我來說同樣是一個別致的享受。”一個女樂評人發表了自己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