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兵發洛陽(1 / 2)

次日,荊州王李囂接到了益州王張魯的密信,

說將在即日兵發洛陽,希望荊州能派出援兵配合。信上已經說明益州王希望荊州從後翼攻打揚州部隊,而益州則從正麵攻擊,將揚州軍包圍起來一舉殲滅。

李囂看罷信後,召集了眾武將來到大殿之上。李囂見人已到齊,便開始發號施令:“大都督王霜上前聽令!朕今命你為兵馬大元帥,即日率三十萬大軍兵進洛陽。”王霜上前拱手:“末將遵命!”

王澤宣聽罷眉頭緊鎖,不是已經放棄了攻打洛陽的想法了嗎?為什麼今日還要派兵?難道李囂真的覬覦這皇帝的位置?剛要上前進言,卻聽到李囂接著說:“你率大軍在洛陽城郊駐紮,萬萬不可與揚州交兵,單等江州軍一到,火速圍剿,與江州一戰之後,不管成敗與否,立即撤兵,不得有誤!”王澤宣頓時就明白了李囂的意思,這是避重就輕之計,揚州與江州結盟是人盡皆知的事實,而李囂卻選擇了相對弱小的江州作為目標,把實力最強的揚州留給了益州,益州王覬覦皇位已久,必會不惜一切代價力戰揚州。而揚州也就無法派兵支援江州軍,這樣就為我們剿滅江州軍創造了最有利的條件。

澤宣想到這裏,突然聽到李囂在叫自己:“太尉王澤宣上前聽令!”王澤宣上前一步拱手說道:“末將在!”“朕今命你為監軍,代天巡狩,協助大都督調兵遣將。特賜你倚天劍,荊州上下見此佩劍如朕親臨!軍中如有違令者,定斬不饒!”說著,把自己佩戴的倚天劍遞了過去。王澤宣跪倒在地雙手舉過頭頂,把倚天劍接了過來。

李囂的做法,一是知道王澤宣熟悉兵法,派他相助或許可以一舉剿滅江州軍。二則可以牽製王霜,他知道王霜一直對自己放棄玉璽而耿耿於懷,賜給王澤宣倚天劍,便是讓王澤宣監督王霜,剿滅江州後即刻守兵,以免多生事端。王霜也似乎明白了李囂的用意,露出了一副不屑的表情,心中暗想,哼,等我殺進洛陽,奪了帝位,看你李囂還有什麼話可講!

眾人紛紛領命而去,李囂獨自來到了九州殿中,拿出了一麵小旗,取出毛筆,在小旗上寫了一個“揚”字,然後輕輕的將這小旗插在了洛陽城的上方。

九國之中,揚州勢力最大,而且對帝位早有企圖。如今洛陽淪陷,正是奪取帝位的大好時機。並且揚州早與江州結盟,目的就是為了奪取洛陽。益州勢大,但卻比不上揚州,所以夥同荊州一同奪取洛陽以圖帝位。豫州燕州勢力弱小,隻能望而興歎。徐州與揚州一直交好,兩國之間一直維持著和平的關係,所以也對此次揚州的做法沒有什麼舉動。幽州地處偏遠,且與世無爭,恪守疆土。對這皇帝的位置並不感興趣。而青州尚處內亂之中,三股勢力都在爭奪青州王位,也都無暇他顧。

所以這洛陽一戰,隻有揚州、益州、江州和荊州參與。而這四國國君卻各有所圖。揚州王江承和益州王張魯是為圖謀皇位,所以積極備戰誌在必得。而荊州卻想借此機會剿滅江州的生力軍,以圖自保。江州並不是想真心幫助揚州奪帝,而是知道大戰之後益州必定元氣大傷,從中便能得到漁人之利的效果。妄圖把益州劃進自己的地盤之中。

就這樣,四國大軍各懷心思的踏上了前往洛陽的征程。

王霜率領大軍不過一日,便來到了洛陽城外。一個偵察兵跑到王霜的身邊說道:“啟稟大都督,此地已經離洛陽城不過十裏了。揚州已經率先進城占領了洛陽城。並在城外設下重兵禦敵。”王霜點了點頭,隨即下令就地安營紮寨以待江州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