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主席接見(2 / 3)

“當然有好消息了,板門店裏的談判由於我們金城以同的進攻戰役打得非常成功,所以美國佬已經點頭認輸了,聽說停戰協議馬上就要簽訂,也就是說戰爭馬上就結束了!”

高曉東哈哈的一笑,汪洋和趙曉燕很少看到高曉東這副精神氣爽的模樣,而他在兵團和司令部的關係都不錯,想必得到的消息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而實際上呢,高曉東帶給他們的消息果然無比的全麵,從這位‘高層’的口裏,他們才知道現誌願軍在朝鮮戰場上已經取得多大的優勢。

首先要說的就是汪洋他們參加的金城以南進攻戰役,在誌願軍第二十兵團和第九兵團之第二十四軍再加上配屬部隊的共同努力下,我誌願軍大部隊將陣地前推15公裏,收複土地148平方公裏,共計斃傷俘敵52 700餘人,繳獲坦克、自行火炮35輛、各種炮339門、飛機一架,擊落擊傷敵機200餘架,取得了輝煌戰果。

遇到這種情況,以以前的情況來說美軍願意和誌願軍進行和談了,是漢城總統府的那個老頭子不同意,但是由於他的不同意,南朝鮮部隊一下子受了這麼大的損失,這會兒除了認賬,******他還能怎麼的?

“中共軍攻勢之所以獲得勝利,是由於第八集團軍采取守勢太久,以致讓共產黨建立了他們的實力。”

******痛心疾首。

“許多人認為,中國共產黨人的政策在於通過隻進攻大韓民國部隊,不進攻美國部隊,以此來分裂盟國。……一個可能有用的後果是,提醒一下******,如果喪失“聯合****”的支持,他的部隊是脆弱的。”

倒是艾森豪威爾總統在媒休上說出了漂亮話,同時也點醒了漢城那個怪老頭,你若是想與美國政府對著幹,你小子還嫩了一點。

當然,其實在金城以南進攻戰役開始後,其實在第二十兵團的金城反擊戰進行期間,正麵戰線的誌願軍各軍和朝鮮人民軍各軍團,也積極配合作戰,共對敵連以下目標進攻27次,連同打敵反撲,共殲敵17 000餘人,有力地配合了金城方向第二十兵團部隊的作戰。

也就是說,到最後我誌司算了一筆仗,其實也就是整個夏季反擊戰役第三階段作戰,中朝軍隊共計斃傷俘敵78 000餘人,繳獲坦克45輛、汽車279輛、飛機一架,各種炮423門,各種槍7 400餘支,收複土地178平方公裏。

中朝軍隊傷亡33 253人。

敵我傷亡對比為2.3:1。

夏季反擊戰役,是中朝軍隊轉入陣地防禦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對敵堅固陣地實施進攻的戰役。交戰雙方先後投入作戰的兵力:誌願軍為10個軍、朝鮮人民軍為兩個軍團,“聯合****”為18個師。戰役持續兩個半月。中朝軍隊有計劃地實施了三次進攻,共進行大小進攻戰鬥139次。最後實施的金城戰役,一舉突破韓軍4個師25公裏的防禦正麵,突入敵縱深最遠達15公裏。整個夏季戰役共計斃傷俘“聯合****”官兵123 000餘人,差點還將南朝鮮最‘精銳’的南朝鮮首都師,這一仗整個改善了中朝軍隊陣地,拉直了金城以南戰線,收複土地240平方公裏。

回溯1951年“聯合****”發動“秋季攻勢”時,“聯合****”在中朝軍隊在工事不堅、供應困難的情況下發起猛烈進攻,一晝夜的前進速度平均不足一公裏。在上甘嶺戰役中,“聯合****”進攻43晝夜,僅占去前沿兩個班的陣地,最後還為中國軍隊收複。而在中國軍隊這次金城以南進攻作戰中,麵對韓軍4個師的堅固設防陣地,中國軍隊僅21小時即前進9.5公裏。

兩相比較,不是很耐人尋味麼?

這次戰役,也顯露出,一直拖著中國軍隊後腿的的後勤供應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這次戰役,誌願軍先後參戰的部隊10個軍53萬餘人,火炮4 000餘門,其中第三次進攻參戰人數24萬餘人,1 360餘門火炮,消耗各種作戰物資3萬餘噸,僅第三次進攻消耗彈藥一項即達19 000餘噸,進攻開始時一次火力突襲就消耗彈藥1 900餘噸,相當於運動戰期間第一至第五次戰役消耗彈藥總和的2.2倍。

“如果照這樣打下去,再打他兩次、三次、四次,敵人的整個戰線就會被打破。要是不和,漢城就有可能落入朝鮮人民軍之手。”

在得到了這個戰果之後,甚至我在朝的廣大誌願軍戰士都不急著和談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上,偉大的領袖甚至******很驕傲地說:

“我們的軍隊是越戰越強!”

可以說在朝鮮戰場麵對優勢武器的敵人中國軍隊打到這個階段這個水平,對於這支軍隊發展史來說,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標誌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已由隻能進行技術水平較低的中國型的近代化戰爭,進入到了可以進行具有當時世界先進水平的世界型的現代化戰爭的階段。

把準備削弱的對手給打強大了,這不管是對於杜魯門麥克阿瑟李奇微來說,還是對艾森豪威爾克拉克泰勒來說,都是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的,而且他們再次著急了,不得不在板門店給了我方談判人員進行了暫時停戰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