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這些洋鬼子的腦袋,打了就會死!”
汪洋立即就將這個發現傳遞到了整個陣地,這下子誌願軍戰士們才知道麵前的這些洋鬼子並不是無敵的,也沒有什麼鬼神的存在,陣線立即就穩了下來。
但是,雖然有了這個發現,可是腦袋的射擊麵積並不大,受過狙擊訓練的戰士們還好,可一般的戰士要打就有些難度了,而且這幫子第一八七空降團的美國大兵攻擊起來也挺有章法的。
其先頭是突擊隊,中間為重機槍、六零炮和無後座力炮組成的火力隊,繼後的為二梯隊,形成連續攻擊的縱深配置。
衝擊前,第一八七空降團非常熟練地施放煙幕,掩護班、排小股兵力,以疏散隊形作試探性攻擊。
待探明對手守備兵力與火力部署後,再用厚密的炮火彈幕支援連、營規模的衝鋒,遇到堅固的地堡和打不著的防禦工事,他們就用六零炮和無後座力炮進行轟隆。
如果實在攻不下,這些美國大兵也不會蠻幹,他們會退回衝擊出發陣地,拚擺“T”形對空指示板,引導第五航空大隊的轟炸機實施轟炸,爾後再行攻擊。
敵人不亂,攻有型,退有序,打起仗來就好像一支世界級的足球強隊,三條線保持得非常好,全攻全守,打得有板有眼,頗見章法,這讓防禦的誌願軍士兵有種看到渾身長刺的刺蝟,不知從何下手的感覺。
可以說,當汪洋一與美軍第一八七空降團碰上,就感覺第一八七空降團比美七師任何一個團隊都打得頑強,一個惡浪接一個惡浪地拍擊著597.9高地。
不過,朝鮮戰爭進行了這麼久,現代戰爭的較量曆史已經證明,用華爾道夫沙拉、碎肉餡餅和奶油滋養得人高馬大的美國大兵,並不比一把炒麵一把雪,能吃上碗豬肉燉粉條就高興得不行的第四十五師官兵更能征戰,這些高頭大馬的洋鬼子也不是第一次在我驍勇的誌願軍將士麵前俯首稱臣了。
下午4點左右,在連續的進攻下,美軍第一八七空降團幾乎是在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又用立體式的攻擊方式下蠻悍地終於攻上597.9高地尖角部上的10號陣地。
攻上陣地之後,第一八七空降團的將士們高興得好像將整個上甘嶺陣地都拿下了一樣,興衝衝地就給了後麵的範弗特裏報告了戰績,讓範弗特裏興奮得說要到陣地上親自給他們授勳,要不是有參謀人員給拉住,沒準這個範弗特裏還真到了陣地上來送菜了。
不得不說是範弗特裏的運氣不錯,還好他沒有真正的衝上上甘嶺陣地上,因為美軍第一八七空降團成功的喜悅僅僅維持不到一個小時就立即打了個水漂,一閃即逝,範弗特裏如果真到了高地上,基是一不小心被我軍的一顆子彈擊中,或者有幸做了俘虜,那可是整個西文世界的奇耳大辱了,汪洋絕不會吝嗇幫這位誌大才疏的美國將軍在我軍俘虜營申請幾年的牢飯。
曆史證明,一支強大的軍隊都是在戰鬥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麵對敵人的新的戰法,新的攻擊方式,汪洋他們很快就適應了過來,並且立即想出了針對作戰的法門。
敵強我愈強,新的敵人,新的打法,新的敵人裝備雖然一時讓汪洋他們不適應,可是一旦真正識破了敵伯攻擊方式和意圖之後,汪洋卻發現原來美國大兵其實本質上的作戰方式還是與以前沒有兩樣。
說起來美軍第一八七空降團雖然打得非常有章法,但是也有缺陷,他們的缺陷就是行動太慢了,這個部隊打起仗來就好像貓捉老鼠一樣,一定要把老鼠磨得實在沒有力氣,沒辦法再逃,最後才將它吃掉,這些家夥看起來凶悍,可是實際上要不同有勇氣與誌願軍戰士們進行麵對麵的拚死搏殺。
當然,其實說白了美軍第一八七空降團之所以打得如此有信心,他們其實最大的憑借還是他們的重火力,前麵的突擊隊其實就是一個幌子,他們在用人力吸引誌願軍戰士們的火力,一旦找到誌願軍戰士們的目標,那麼這些美國大兵立即就會校正方位,用六零炮和無座力火炮幫他們開路。
自從丟了十號陣地之後,汪洋很快就發現了敵人的這個弱點,用他的話來說,那就是如果我在陣地上所性一槍不發,這些美軍第一八七空降團的美國大兵可能還根本不敢衝向我軍陣地呢。
在識破了敵人的攻擊方式後,汪洋立即對高地上的各個陣地進行戰術的調整,後麵的戰鬥怎麼打呢?
美國大兵不是總喜歡把我軍陣地完全摧毀了後再衝上來嗎?
那行,我就如他們所願,但是對不起,在陣地上我一定會不會放太多人的,反正在每個陣地上我們還有坑道可以隨時行人手的補充呢?
汪洋想出的主意簡直就是一絕,他最誇張的時候,在整個七號陣地上整整隻放了三個人,拿著三挺衝鋒槍在阻擊美軍美軍第一八七空降團將士的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