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轟隆,硝煙四起,天地均為之變色。
衝向生死難測的沙場,是青春正茂的年輕身影,沒有豪言壯語,甚至沒有留下支言片語,隻為了祖國的需要,還有人民的召喚,他們慷慨赴前程。
離著前線越近,戰火就越激烈,槍彈聲在流星戰士們的耳邊響起,戰士們坐在車上已經完全沉迷在學習當中,看著軍車縱使奔跑在密林的深處,有時也會麵臨敵機的空襲,還會有從前方落下來的敵人炮火在周邊肆虐,殘酷的現實讓他們知道,生存在這樣的槍林彈雨裏,除了勇氣之外,他們還需要頑強的生存能力。
一個半小時後,前方敵人的炮火越來越密集,天上也有敵人的戰鬥機不時地掠過,軍車終是不得不停下了前進的腳步。
下了車一看,汪洋他們就發現前方本來是隱藏在密林裏的公路已經稀稀拉拉地露出了蹤跡,敵人的轟炸機和炮火不知何時在那條本就不平坦的公路上打出了無數的彈坑,軍車要想衝過去不但要麵臨上空敵人轟炸機和戰鬥力的阻擊,更有可能會陷在糟糕的公路上,成為一個敵機肆虐的活靶。
戰爭打的就是國力,打的就是後備保障在朝鮮戰爭中得到了最淋漓盡致的體現,甚至可以說中國誌願軍在後勤保障上傷亡的人數堪比在前線戰場傷亡的我軍戰士,眼前這一塊近三四公裏的空白地帶更是一種鐵證。
當時誌願軍的後勤部隊攜著朝鮮軍民共同在密林中好不容易修出了一條崎嶇公路,就是為了方使在鐵原向前線的戰士們供應補給和支援,可是一旦戰爭打響之後,美軍就立即二十四小不停地派出飛機對後方進行巡邏偵察,一旦發現我軍重要的交通線就立即進行炮火轟炸,有的時候甚至送上一點補給都付出極大的代價。
更有曾發生過很多不幸的往事,六十三軍有一部分的戰士也是像汪洋他們一樣坐著軍車奔赴前沿緊張的陣地,可是還未等他們到達我軍陣地,在運輸的路上就遭到了敵人的飛機和大炮轟炸,許多戰士們還沒有發一槍就犧牲在了前沿陣地後方,留下了永遠的遺憾。
麵對這種情況,所以軍車不得不停了下來,前線戰鬥進行的無比激烈,為了更好的支援前線,為了盡快趕到七連的陣地,汪洋他們下了車換成步兵前進。
“新兵蛋子們,我們在前麵等你們,希望不要看不到你們去接應七連的陣地!”
看著頭上有敵人的戰鬥機轟隆著在上空巡邏,李則洙帶領的紅色特種支隊正在前方準備整隊前進,通過一個半小時緊張的時間,汪洋他們已經給教了新兵蛋子們大量的槍械彈藥知識,並且盡可能地告訴他們如何在戰鬥中尋找掩護和跑位來躲避敵人的炮火,在攻擊中如何向敵人發動致命的襲擊,言傳身教的汪洋他們已經做到了位,剩下的就看這些新兵蛋子自己去體會了,但是一下軍車,初次組成一支部隊,相互之間還沒有膜合在一起的部隊,畢竟比不上久經訓練的紅色特種部隊。
“這些新兵蛋子怎麼和我們比?哈哈,看他們下車時的那個熊樣?”
“兄弟們,看樣子有硬仗要打了,七連的陣地搞不好全部要我們守備!”
“怕什麼,我們紅色特種支隊,除了老美的海軍突擊隊,我們還畏懼誰……”
這些久經沙場的朝鮮人民軍戰士們從汪洋他們的身邊飛速跑過,可是還不忘用朝鮮語奚落下流星特種小隊的戰士們,口氣裏更是不把眼前的戰場多一回事。
“是不是感覺到了壓力?”
就算是文化教員們的人均文化素質比較高,就算他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較強,可是畢竟才剛上戰場,也才剛學會了如何使用槍械彈藥,他們或許開始時熱血飛揚,覺得隻要有勇氣就無所畏懼,可是當看著真正的一支精銳從不遠身邊飛跑而過的時候,他們還是感覺到了壓力。
久經戰火的紅色特種支隊的戰士,他們那健壯的身體,還有老道的向前奔襲的氣勢,那絕對不是憑借著一股熱血就可以做到的,看到了戰士們眼裏的驚畏,汪洋反而沒有了擔心,他看了看戰士們突然笑著問了句然後說道:
“好,知道壓力就找到了前進的動力!他們也是人,他們能做得到的事情,我們就一定也能做到!”
“看看人家是怎麼保持隊形,然後看看這些老戰士是怎麼樣的前進奔襲有進!”
畢竟是人民軍的王牌部隊,號稱人民軍的一流的特種部隊,他們行進的方式,還有隊形的保持,就足以讓文化教員們受益匪淺,汪洋不會計較這些紅色特種支隊戰士們對他們的奚落,反而並不急著讓流星戰士們整隊,他看了一下紅色特種支隊已經衝出了密林,他又對著戰士們說道:
“看,頭頂上有敵人的偵察機,一旦身形被暴露,他們就會麵對敵人的戰鬥機襲擊,同時可能還會有敵人將他們的坐標報上去,然後進行火炮阻擊,我要你們好好地看清楚他們是怎麼閃避開敵人的攻擊!”
李則洙他們超到了前麵,但是汪洋仿佛早就知道了結果,他命令流星戰士們站在隊伍的密林中較好的觀察位置,反而給了戰士們生了一堂生動的實踐課。
朝鮮人民軍的紅色特種支隊他們的奔襲雖然特別快,但也絕逃不敵人的眼睛,在天空上巡邏的戰鬥機立即瞄準了目標,開始盯著李則洙他們的隊伍行進跟蹤追襲。
這是一道火線陣地,也是誌願軍支援漣川的重要路線,除了夜間,任何一隻部隊在經過這裏時都要有犧牲的準備,但紅色特種支部果然不負盛名,幾乎是接近平原上的丘陵地形,一旦敵機向他們撲過來時,整個三十人的隊伍就自動散開,小型的高地,路間僅有的灌木叢,還有地上留有的彈坑,甚至都成了紅色特種支隊躲避的敵人攻擊的天然陣地。
“古人說,三人行,必有我師!就算是我們的競爭對手,也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若想在戰場上活得更久,你就必須將優秀的戰鬥經驗盡快吸收!”
一旦敵機從頭頂離開,紅色特種支隊的戰士幾乎是在敵機還在頭頂正上方的時候,他們的身體就從掩蔽處躍起,然後利用最快的速度向前方躍進,僅僅和敵人的飛機進行了兩個來回的交鋒,他們就以極快的速度前進了大半可供敵人攻擊的地形,人員竟然毫無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