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讓人眼紅心熱的是,因為是美海軍突擊隊的裝備,可能由於特種作戰的需要,這把M3A1式衝鋒槍竟然還裝有消音器?!這樣的武器對於身為狙擊手的汪洋來說實在是喜出望外,不得不說這衝鋒槍真可稱得上是狙擊手孤獨狩獵生涯最理想的武器。
要知道,這把M3A1可絕不簡單!
說這把M3A1式衝鋒槍是當今世界戰場的近戰之王或許有點過,但它彈頭之初速為280米/秒,有效射程為200米,理論射速為450發/分鍾,同時是由30發彈匣供彈,槍全長為757毫米(槍托伸開)579毫米(槍托收縮),槍管長為203毫米,瞄準基線長為27毫米,槍全重為3.47kg(空槍重),打起仗來兩支這樣的衝鋒槍連續射擊,實在跟一挺機槍沒有太大區別,直可以把敵人打得抬不起頭來,這樣的利器足可以讓汪洋的戰鬥力升上好幾階級。
腰間還多了一把手槍,這是M1911 A1式半自動手槍,它是 M1911式的改進型,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美國陸軍根據在戰場上使用的經驗,對M1911式作了改進,彈頭初速為250米/秒,有效射程為50米,由7發彈匣供彈,射速為35發/分鍾,聊勝於無,雖然汪洋不是為了像樸正林一般的威風,但是就當手中有了一件稱手的後備武器吧,反正占地不多,也不影響汪洋的行動。
沒有槍沒有炮,敵人幫我們造。
當年汪洋聽著這首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遊擊隊之歌時,還猶有些仰慕,可是卻沒想到在朝鮮戰場上他還真的有賺到,似乎每次他幹掉一個美海軍突擊隊的隊員,總會有一些讓他驚喜的武器出現,當然這一次也就不例外了。
說實話,要說起汪洋這次的繳獲,他最滿意的不是背著的M3A1式衝鋒槍,也不是腰上的M1911A1式自動步槍,他最滿意的卻是兩把匕首。
戰場拚命搏殺,生死難料,每一個上戰場的勇士,都希望在戰場上發揮自己的每一絲潛力,殺死自己的對手,同時保住自己的性命,汪洋自小練習武藝身手本就不凡,當然決不會忘記自己最稱手的武器——匕首!
當日由於苦練狙擊手射擊,為了防止他三心二意,高曉東幹脆收繳了汪洋一向使順了手的匕首,這事一直讓汪洋深藏怨念,可是他萬萬沒想到搜過了幾個美海軍突擊隊員的身後,他竟然會得到兩把看了就喜歡的雪亮軍刀。
軍用匕首,號稱戰士的第二生命,它是除了士兵手中的槍以外,最受戰士們喜歡的貼身武器。
但在二戰時期,什麼軍刀最受戰場上的士兵們喜愛?
由於汪洋處在中國,並沒有機會站在世界軍事武器的高端去看待這個問題,不過作為一名學過武術,而且還對匕首有一些研究的他來說,他還是能說出一點見解的。
對汪洋來說,刀型最好要符合雙刃一尖,可以使出各種技巧,劃刺俱佳。
雙刃是為了讓刀從兩側劃開肌肉從而刺入更深,同時造成更大的損傷,尖是為了最大程度發揮刺的優勢,所以通過開假刃甚至假刃開鋒來增強殺傷力是非常必要的,當然對於喜歡反手執刀的汪洋來說,帶有刨削刀尖就更加合適了。
重量要盡可能地輕,在保證強度的情況下,越輕越好,刀輕揮舞起來才能有速度,有快感。
要知道生死相搏時的攻擊速度是非常重要,汪洋的手速早在深山狩獵時就已經夠非人了,當然如果有神兵利器在手,殺傷力肯定會有更大的上升空間。
刀刃最好要4毫米到6毫米厚,太薄強度沒法保障,太厚則重量太大,最好能夠在保證強度的前提下最大程度讓刀刃盡可能地薄,讓重量盡可能地輕,這樣才能具有強大的殺傷力,雖然說汪洋不希望它能削鐵如泥,但別像他以前的那把破軍刀似的,削個鐵棍都可能會留下個口子,那就足以讓他鬱悶致死了。
其次,一柄好刀除了硬度和刀鋒設計要合理外,它的刀柄也千萬不可以忽視,好刀的握持感一定絕佳,要把持牢固,能夠有舒服的手感,這樣更利於招式的發揮,才能更容易讓人找到手臂仿佛帶上利刃延長了的超強快感……(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