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連嚇帶哄,穩住了二大媽。
他不想與這些婆婆媽媽講道理,真不知自己前世是怎麼在四合院裏待一輩子的。
也許幹事業與生活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思維方式,他前世好像與這些人相處,樂此不疲。
現在,真不想惹這些瑣碎的事兒,所以,他堅決不肯住回四合院。
喊來一個可靠的人,讓她帶著二大媽去參觀他們的食品加工廠。
“二大媽,您去瞧瞧。
開闊眼界,我們一心一意幹事業。
真沒有多餘的精力,去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撕來扯去。”
二大媽覺得與傻柱在一起說話,有一股無形的壓力,她便跟著人出去了。
等參觀一圈下來,就沒有看到一個閑人。
工作井然有序,每個人都很忙碌。
這和她在軋鋼廠那邊看到的不一樣,那邊好像什麼時候都有偷懶的人。
她問出了心中的疑惑,帶她參觀的姑娘告訴她。
“大媽,我們這兒是多勞多得。
考核方式和總廠那邊不一樣,是計件工資。
每個人都不一樣,工資底薪不一樣,獎金不一樣。
人人都想多拿錢,所以,誰還會偷懶呢?
如果有偷懶的人,在我們這裏一定活不過一個月。
馬上就會被趕走。”
二大媽一驚,自言自語:“傻柱這人,在軋鋼廠裏搞資本家的那一套?難怪他要把老劉趕走。”
這話被旁邊的姑娘聽到了,她笑著解釋。
“大媽,您的思想過時了。
多勞多得,這是改革開放中的主旋律。
吃大鍋飯要不得,現在就是要各顯其能。
不管你用什麼方法,能抓住老鼠的貓才是好貓。
何董就是最高水平的貓!”
二大媽聽不懂這樣的話,怎麼還把傻柱比著貓呢?
偷懶耍滑的人,活不過一個月?
逃不脫被趕走的命運,看來,在傻柱的下麵,老劉是沒法幹下去。
她匆匆和小姑娘道別,心思重重地出了火腿腸廠的大門。
歎了一口氣,準備回四合院裏換身衣服,再去醫院照顧老頭子。
剛一出大門,又碰上了易中海。
因為易中海那天幫她把劉海中送進了醫院,今天她笑著打招呼:“易大爺,您來這有事兒?”
易中海問:“老劉的病穩定了沒有?平時你還是要多注意,勸他心胸寬廣。”
二大媽還是非常關心易中海來這裏幹什麼?
“謝謝易大爺,您來……”
易中海答道:“我來找柱子!”
二大媽大吃一驚,他們不是早就翻臉了嗎?
這有二十年了吧?
他還能在傻柱這兒找到工作?
“您是想在這兒找工作嗎?”她的八卦之心燃起,追問道。
易中海看了她一眼,點頭:“從老劉入院這件事情,我想多攢點錢。”
二大媽又找到了優越感:“是的,要多攢錢。您要是病了,可沒有單位報銷藥費。”
易中海歎了一口氣:“我這些年倒是攢夠本了。
平時沒什麼花費,錢都攢下來了。
現在我想給桂香再賺點錢,防老。
像老劉去醫院,有兒女也沒人管。
我給桂香賺點錢,她碰到這時候,就可以出錢請人幫忙。”
二大媽心中沒來由的一酸,眼窩裏就潮濕了。
易中海這個死鬼,離婚二十年了,還想著給一大媽賺錢防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