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內的供應不夠用了,大家隻能通過其他渠道去買,當然是高價的了。
這家貿易公司等於是拿軋鋼廠的產品出來,用市場價賣給用戶,甚至可能就是原來軋鋼廠的客戶。
這些客戶在軋鋼廠有計劃內的指標,但不夠用,他們再以貿易公司的名義,用市場價高價賣給這些客戶。
後期慢慢籌劃豬肉加工企業。
在大浪潮時期,黎愛軍為了打擊劉海中,向李懷德建議,在紅星公社建了一個養豬場。把劉海中送去養豬場當豬倌了。
隻不過,劉海中這人還是有很強的實幹精神,硬是在那裏堅持下來。
並從一名滿身豬糞味道的豬倌成長為養豬場的場長了。
現在市場上的豬肉還是計劃供應,大大的供不應求。
而軋鋼廠的這個養豬場,卻是可以大量的生產豬肉。黎愛軍根據前世的記憶,想做豬肉深加工產品。
比如豬肉蛋卷罐頭、火腿腸、臘肉、香腸類的食品。
何雨柱覺得這主意好,原材料不愁,人工不缺,隻需要從太陽國進口設備,就可以開張了。
婁曉娥也覺得很好,貿易公司賣工業原料,食品加工廠賣大眾食品。
大有前途,可以說二十年之內,直到2000年,這兩個企業都是躺賺。
她有點理解何雨柱說的,想做投資躺平賺了。
來到內地,這樣的錢真是太好賺了。
就是撿錢!
很快,何雨柱就與婁曉娥一起去了大領導家。
向大領導提出要建一個高檔酒店,集住宿與餐飲於一體。
規模盡可能要大一點,幾乎與前世的記憶中一樣,大領導不僅非常爽快地答應下來,幫他們弄批文,還
大包大攬要為他們找地方,何雨柱非常激動,如果還是前世的那個地址就更好的,那他和婁曉娥就可以重溫前世的美夢了。
到五月底,貿易公司就籌備完成。
準備在六月一日掛牌開業,一開始,第三分廠的藍廠長並沒有理睬這個事情。可臨到五月底,藍廠長卻向楊廠長提出要在三分廠安排人員進入貿易公司,主管業務。
他給出的理由是這樣的人熟悉三公廠的產品和業務流程,可以促進貿易公司的飛速發展。
楊廠長一聽,這種對勞動服務公司下轄的貿易公司有利的要求,必須滿足。
幾乎是毫不猶豫地答應下來,原先黎愛軍這邊安排的業務經理隻能換下來。
等這個人事安排已成定局的時候,何雨柱才得到消息。
因為他說了不參與,基本上是沒事,他就不管,隻管投錢就行。
他找到楊廠長,要求行使他的一票否決權,這個用人他不同意。
想想當初,在大浪潮初期,劉海中和劉光天父子暗中舉報他們一家人,弄得他們不得不斷絕兄妹關係。
怎麼可能讓劉家人到他的下麵來分一杯羹呢?
這件事,鬧得楊廠長頭疼。
第三分廠據理力爭,楊廠長問何雨柱這邊可有合適的人選?
大有這個人選不合適,第三分廠還會從中作梗的態勢。
當何雨柱帶著寧青霞出現時,震懾住各方勢力。
大家就像商量好的一樣,嘈雜聲瞬間平息,都閉口默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