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溫水煮青蛙式反腐(1 / 2)

開年後,縣紀委的工作人員就沒停歇過,先查縣紀委三名“內鬼”,再查組織部三名領導幹部,最近又忙於調查清楚財政局長周秋雲的違紀違法問題。

大事一件接著一件幹,硬仗一場接著一場打。

雖然在李海書記的神來之筆指引下,經常是單刀直入,所向披靡,效率奇高,但每件案子涉及的人證物證均不少,逐個談話、搜查證據、清理贓物、追查贓款、起草材料等等,依然費時費力,讓縣紀委五支機動部隊的同誌們,忙得不可開交,加班加點更是常態。

好在大家並無怨言,跟著李海辦案子,學到了不少科學方法和高明手段,倒也幹得很歡暢。

李海對待下屬從不刻薄寡恩,更加不會幹出既讓馬兒跑又不讓馬吃草的事情來。

他有計劃地分批給辦案人員調休,讓大家勞逸結合,得到休整。

還動用他掌握的縣領導經費,以合理合規的方式,給一線辦案人員和後勤保障人員發放加班補貼和夥食補助,雖然標準有點高,讓大家拿到錢後無不倍感驚喜,但這筆錢的列支依據和事由皆符合規定要求,不會留下任何後患。

要激發隊伍士氣,政治激勵、精神激勵和物質獎勵,缺一不可,必須三管齊下,才能激勵下屬更好地擔當作為、幹事創業。

李海當領導的時間不算長,但嚴管與厚愛結合、約束與激勵並重的領導方法和領導藝術,他還是用得很溜,也頗具成效。

這幾天,他在處理日常事務之餘,開始認真研究這數名被查官員反映舉報他人的問題線索,目的就是從中找到下一步工作的著力點。

要說現成的問題官員,李海腦海裏掌握的並不少,如縣交通局長章誌軍、國土局長劉鵬等人,那絕對是一查一個準。

但李海暫時並不準備動他們,原因就在於這些人所處要害職位,屬於楊天高必須力保的幹部,先動他們容易逼得楊天高狗急跳牆,采取過激手段跟李海對抗,其中可預料和難預料的風險太大,李海在沒有十足把握之前,最佳選擇仍是按兵不動。

當然,對於查辦章誌軍、劉鵬等人按兵不動,並不意味著縣紀委就要馬放南山,刀槍入庫。

李海準備從別處入手,先查幾個不那麼顯眼的中下級幹部,迂回調查掌握楊天高賣官鬻爵的證據。

采用溫水煮青蛙的方式,步步蠶食,積少成多,卻又不會引發楊天高的激烈反擊。

而實際上,李海也清楚,楊天高最大的違紀違法問題,絕非賣官收錢,這不過是他微不足道的小問題。

楊天高大肆斂財的大頭,應該是官商勾結的利益輸送,尤其是他與江陽縣首富陳忠仁勾結謀利十幾年,從中撈取的不義之財,或許會讓世人倍感震驚。

所以,陳忠仁才是啟動調查楊天高之事中的關鍵人物。

隻有陳忠仁如實交代他跟楊天高權錢交易的問題,查辦楊天高才師出有名、行動有據。

但陳忠仁怎麼可能去檢舉揭發他的恩人楊天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