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正在用這些東西來壓迫自己。拋開身份和家人的期望不談,你也隻是個普通的女孩而已,為什麼要強迫自己呢。
自由與輕鬆更能提供好的環境,想要變強也應該是為自己而變強,而不是為了達到和誰一樣。
我知道的,和其他人的羨慕不一樣,你有一定的光環,這也就意味著你不能選擇平庸,你會嫉妒他人的優點。同樣,你知道自己會嫉妒,才付出更多的努力想要抹去差距,但從一開始你的努力就不在正確的方向。
也許......擺爛可能更適合你吧,不要去想自己要做到什麼程度才行,也不要去想自己要跟誰一樣才行,好好休息,一會兒吃飯我叫你。”
說完,羅伯斯起身離開了房間。
競爭是利於生物發展的,但是因為起點和目標的不同,便延伸出了惡性競爭。一個隻能做到穩定日碼四千字的人,想要在一周挑戰四萬字就已經是巨大的挑戰,但ta卻試圖在這個狀態下去比肩一日十更的大佬挑戰一周二十萬字,這就形成了惡性競爭,最後的結局是不利的。
在什麼樣的起點,從什麼位置開始,一定程度上也就決定了目標的分界線;在界線以內的追求,和超出界線的追求,乃至超出界線很遠的追求,不論結局,這本身就是三種情況。
這兩天羅伯斯了解到的關於羅月的東西並不多,但羅月因為年齡差距不大而把自己視作目標應該是存在的。
從下位一段開始,就要追求當時是二段的自己,又在上學第一天得知自己藏拙其實是下位三段的事實,再到自己強行拔高了上限達到下位七段的那一天。
他和我年齡差距不大,他比我強,但是他隻比我高一段,他其實比我高了兩段,他才一天時間就下位七段。羅伯斯的迅速提升,羅月的長期沉寂,氣血值難以提升所帶來的負擔更是在羅伯斯的氣血飛速提升下迎來了崩潰的瞬間。
擔子倒了,自然也就更難受了。
不過一切還好,在那種狀態下,突然出現一個人,說出的話基本和她的情況無異,沒有過分關心她,沒有過分鼓勵她,也沒有嘲諷她,而是叫她好好休息......
“......等等......”
羅伯斯剛想拉下把手,聽到她的聲音後扭頭看向了她,她的眼睛有點紅,閃著淚光。
“一會兒吃飯叫我......我現在好累......我想睡你的床......剩下的等以後再說......”
沒有說“起床”,也沒有說“明天”,而是用“以後”,或許她的確試著短暫拋棄了某些東西?也許吧。
羅伯斯沒有出聲,無聲點了點頭,離開了房間。
相信奇跡的人本身就是一種奇跡。
選擇救贖他人的人本身就是在救贖著自己。
而現在,奇跡並不是羅伯斯,而是羅月,在好夢中明悟自己的內心吧。
你真正渴望的是什麼,你真正想要的什麼,你真正相信的是什麼,對話自己的內心吧。
擺爛或是勤奮,它們並不是最初的目的吧,你是因何如此呢?解救你的人不一定會到來,要懂得拯救自己啊,羅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