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破舊的木質門,年代的氣息撲麵而來。

回到好幾年沒回到的家,周遭的一切都有了點陌生的熟悉感。

家裏仍保持著我離開的樣子,隻有桌子上和沙發上厚重的灰告訴我這房子已經被閑置很多年了。

家裏的裝飾還是老樣子,老舊發黃的牆麵還掛著我小學三四年級得的獎狀。望著一排排獎狀,我出了神,想起了那些年沒有爸爸媽媽在身邊生活的日子。

記憶裏,我的爸媽在我很小的時候就離開我了,我一直跟爺爺奶奶和妹妹一起生活。那時候手機還不流行,我和爸媽的聯係靠的隻是一部小小的座機,而且還並不時常聯係。我很想他們,每天都很想。

上幼兒園的時候,每天都是奶奶來接送我。當我看著周圍的小朋友都有爸爸媽媽牽著的時候,我打心底是羨慕的。我無數次假想過有一天我的爸媽也會出現在校門口然後把我牽走,在路上給我買我喜歡的烤腸。可惜,一直沒有。

小學一年級那年,他們回來了一次,因為要給我辦入學。學校規定午飯要在學校食堂吃,要自備飯盒,所以在開學之前,媽媽就提前給我買好了飯盒。

直到開學那天,我才突然發現我有飯盒卻沒有裝飯盒的袋子,而我的爸爸隻是淡定的從桌子上拿了一個透明的白色塑料袋讓我裝上,然後爸爸牽著我的手帶我去了學校,在去學校的路上,他反複的提醒我要我記住去學校的路,其實我家離學校很近,他帶我走這一遍我就記住了。

到學校的時候,校門口已經排起了長龍,我發現每一個小朋友手上都提了一個精致的小布袋,那是專門用來放飯盒的。我又低頭望了望我的,一種說不清的丟人的感覺,讓我下意識的把我的塑料袋往背後掖了掖。

但好在爸爸還在我身旁,我恨不得告訴全世界,今天我的爸爸來送我上學了,這種高興的感覺貌似勝過了丟人的感覺。

開學第一天學校就開始上新課了,但我毫不介意。一想到下午放學爸爸就會來接我,喜悅就一直充斥著我的大腦,所以連讀書我都讀得比別人還用力。

等待的時間總是漫長,但好在還是等到了放學。在老師發出放學的指令後,我下意識往校門口看去,校門口已經擠滿了烏泱泱的人,全是等著接孩子的家長。一想到我的爸爸此時也正在校門口等著我的時候,我恨不得用飛的姿勢衝出教室門然後撲進爸爸的懷抱。

等我用盡吃奶的勁衝出校門後,在四周望了一圈卻都沒找到爸爸的身影。我開始著急,害怕爸爸以為我已經放學了所以走了。

當我在猶豫要不要自己一個人回家的時候,背後一道熟悉的男聲響起:“小簡,過來,我在這裏!”

聽到這聲音,我又重拾激動和高興,興衝衝地轉過頭後,卻發現站在背後等我的不是爸爸也不是媽媽,而是爺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