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阿利·哈費特變賣了自己所有的地產,讓家人寄宿在街坊鄰居家裏,自己出去尋找鑽石。但他走啊走,始終沒有找到鑽石。他終於失望,再也沒有信心尋找下去,就在西班牙盡頭的大海邊投海死了。
可是,這故事並沒有結束。
後來,買了阿利·哈費特的房子的人無意間在後院的小河裏發現一塊鑽石,之後又挖掘出了許多鑽石。
戈爾康達鑽石礦就是這樣發現的。俄國沙皇皇冠上的奧爾洛夫鑽石,就是從這個鑽石礦挖掘出來的。如果阿利·哈費特待在家裏,挖一挖自己的地窖、麥田、花園,他就會擁有自己的鑽石寶地,而不是曆盡艱難困苦,在陌生的土地上盲目地尋尋覓覓,以致最後自殺身亡。這好比千千萬萬的世人,因為沒有意識到自己身上巨大的潛能,從而也就沒有找準實現目標的方向,結果與夢寐以求的東西擦肩而過。
有這樣一組數據統計:一個人的正常大腦記憶容量相當於一部電腦存儲存量的120萬倍;世界上記憶最好的人,其大腦功能使用率不足1%;一個人隻需發揮不到50%的潛能,學會四十種語言將易如反掌。你的人生並不是缺乏創意,而是你的大腦還在沉睡。潛意識的力量究竟有多強大?八十歲的中風老者可用拐杖擊退正在攻擊他孫女的歹徒,一個怕狗的母親能擊退一隻威脅她兒子的惡犬,這都是潛能的力量。
一個人的潛能開發程度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如何。正如哈佛大學第二十三任校長科南特提到哈佛大學的理念時所說的那樣:對哈佛大學來說,重要的不是出了七位總統和三十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而是讓進哈佛的每一顆金子都發光。
不論你的潛能將在多長的時間內出現,從現在開始多給自己一點刺激,多一點信心和勇氣、多一分膽略和毅力,使自己身上處於休眠狀態的潛能發揮出來。不要總是埋怨社會埋沒人才,很多時候由於我們自卑、缺乏信心才造成了自我的埋沒。探測你的潛能礦脈,探測隱藏的自我可能,這將會給你的人生帶來巨大的財富。
每個人身上都蘊藏著巨大的潛能,每個人的命運都蘊藏在自己的胸膛裏。隻有善於發現自己的人,才能走出命運的迷宮,找到真正的寶藏。
生活在此刻
時間是一條把我卷走的河流,但我自己就是河流;
時間是一隻把我撕成碎片的老虎,但我自己就是老虎;
時間是一團把我燒成灰燼的火,但我自己就是火。
世界很不幸,是真實的;我很不幸,是博爾赫斯。
——【阿根廷】博爾赫斯
唯一能從人那裏奪走的隻有現在
一天晚上,毛拉的幾個鄰居回家時發現,他正在自家門口的街燈下麵挖著什麼。一個鄰居問:“毛拉,你究竟在挖什麼?”
“我在找我丟了的鑰匙。”毛拉回答。很快所有鄰居都開始幫他刨起了街燈下麵的泥土,尋找那把鑰匙。過了一會兒,一位鄰居說:“我們已經找了好一會兒了,但還是找不到。毛拉,再回想一下,你最後一次用鑰匙是什麼時候?”毛拉回答:“呃,我把它丟在房間裏什麼地方了,但我不知道是哪兒。”
“什麼?”鄰居大惑不解,“那我們幹嗎要在這裏挖?”毛拉回答:“為什麼?因為房間裏太暗了。難道你看不出來這裏的燈光比房裏要亮得多嗎?”
這則寓言既逗人發笑,也引人深思。事實上,這則寓言暗喻了人們總是把希望寄托於未來,而遺忘了現在。正如毛拉不會在他家門外找到鑰匙,我們也無法在未來世界中尋找到幸福與愉悅。幸福的鑰匙是鎖在此刻的,盡管這裏有時會非常黑暗。
世人往往都會掉進未來的陷阱,我們經常會想,當達到某一個新境界時,就會有成就感,得到安寧並迎接幸福;當達到某一個目標時我們可以得到平靜。我們告訴自己,大學畢業後,或是在找到好工作賺很多錢、建立了家庭、有了孩子之後,或在達到一些其他人生的目標時這些就會實現。但大多數的情況下,當我們到達了目標之後沒多久,就會回到基本的幸福感上。如果我們經常焦慮或緊張,那就算是達成了一些目標,不用多久,那些焦慮和緊張就又會出現了。
人們通常有一種控製未來的欲望。結果,他們就老是活在未來。他們寧可活在那緊張、充滿假設性的未來,也不願意活在平靜的、真實的現在。如果我考試考不好怎麼辦?如果我無法升職怎麼辦?如果我無法支付房貸怎麼辦?這樣,人們就無法享受當下,反而讓擔憂籠罩了未來的一切。
還有一些活在過去的人,他們一樣無法去經曆當前的事物。我們行走於人生的路上,會遇到無數的事情,其中很多事情是我們自己無法選擇的,但這些事情組成了我們各個人生階段的生活,左右著我們每時每刻的心情。我們很容易把我們所遭遇的事情看得十分重要。於是,我們不斷地把不好的過去在腦海裏重複地播放著:為什麼自己努力經營的情感總會歸於失敗?為什麼自己這樣努力工作還是如此低的待遇?為什麼幸福總是那樣短暫呢?由於這些人總會沉湎於過去的陰霾與輝煌,所以他們隻能在過去的陰影中止步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