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清流泛波(其四)(1 / 1)

散朝後,張鬆回到相府。

剛至門外,早已有數名僮仆等候,為其更下朝服,換了身尋常青衫。張鬆步入書房,已有一名幕僚等候,兩人遂關門密談。

′′張相,今日朝會可還順利?′′

′′自然順利,隻是有些事情實在是出乎意料,讓人難以捉摸。′′

‘‘哦,可否細細說來?′′

於是,張鬆說起幽州進犯,魔族入侵一事,那幕僚細細聽了,也不回話,直至半晌過後,他才終於開口:

′′魔族此次用兵,十分蹊蹺。若是依吳將軍所言,那陸、趙二人相輔相成,一攻一守,實在是絕佳的組合,隻是不知為何,魔族一反常態,竟然亡命進攻,將十萬大軍盡數葬送於此,豈不是自損元氣?′′

‘‘我亦感到不解,不過,經朝會討論,我也有了些許眉目。隻是心裏驚駭,不敢往此處細想。陛下遊玩金陵。數月方回,顯得仍未盡興。我若在朝會之時說出猜測,恐怕觸怒龍顏,罪加一等。′′

那幕僚聽了,眉頭輕挑:

‘‘罪從何來,為何獲罪?′′

張鬆見他發問,遂將替宇文崇擔責一事道知,引來那人連連稱讚:

‘‘妙,妙極,張相這招以退為進,實在精妙,不僅讓陛下有了俯身而下的台階,又惡心了那宇文老兒,可謂是一石二鳥,一箭雙雕之舉。′′

‘‘非也,′′張鬆撫著胡須,繼續說道:‘‘如今西河慘敗,看似是趙括貪功冒進,陸九淵守城無能,實際上,與陛下關係甚大,甚至,陛下應居首責。′′

若是旁人在此,恐怕早就五體投地,渾身震悚,不敢私自議論。可那幕僚神色如常,風淡雲輕,顯然早就談過多次。聽張鬆如此解釋,他也來了興致,用詢問的目光看向旁邊的張鬆,鼓勵他繼續說下去。

‘‘之前出兵西河,陛下有旨,命各大學院、門閥選出千名子弟,隨軍學習,借以培養未來的棟梁之才。此舉本來無可厚非,乃是門閥為名下子女鍍金的常用手段,可誰能料到,魔族大舉進攻,居然真的攻下三州之地,致使千名學子,損失過半。′′

′′我今日上朝,見安國公、源國公俱未到來。正常情況下,陛下罷朝數月,難得早朝一次,兩位國公位高權重,又貴為皇親國戚,豈有不來之理?如今缺席,恐怕是家族變故,無心來此。聯想到那定國公驚魂未定之態,準是慕容氏、錢氏的小輩亦在西河,死在了亂軍之中。′′

那幕僚仿佛想到了什麼,急忙問道:′′駐守定州、幸州的三萬大軍,俱是從連影、連武、連雲城中調來,可還有他處之兵?′′

‘‘無。′′

兩人彼此對視,都看到了對方眼裏的震驚之色。

幕僚再次開口:‘‘若真是如此,西河守軍,豈不僅有一萬銳士,剩下的,全部都是世家的私軍?′′

‘‘還有各大門派的護衛。′′張鬆補充道。

事情逐漸明朗,卻轉向了一個恐怖的方向。相同的答案在兩人心裏浮現,他們卻隻以眼神交流,並沒有開口說出。

‘‘陛下要削藩!”

片刻的震驚過後,張鬆打破了空氣之中的沉默,疑惑說道:′′不對,還有一個巨大的盲點。′′

他扭頭問向幕僚,‘‘陛下不可能知道,魔族會攻破西河防線。在大軍剛剛集結的時候,陛下就以天氣寒涼為由,起駕金陵。在那之後,一直是大皇子負責監國。′′

‘‘是啊,就算陛下有此意圖,又怎麼可能提前數月料到?要真是這樣,未免也太過駭人聽聞。′′

‘‘事已至此,多說無益。如今最重要的,是怎麼處理好剩下的爛攤子,解決國內的這些亂黨殘餘。譬如,陛下召臨江王回返,又令各大宗門長老前往長安議事,擺明了是要予以震懾。我們不用再管這些事情,應從其他方麵入手,扼殺隱患於搖籃。′′

′′左相是指,近期出現的‘天網′組織,以及前朝餘孽所創的‘興周會?’″

′′不錯,聽說那興周會已經再次行動,拉攏各大門派的棄徒、散修,竟成了些許氣候,理應盡早剿滅,斬草除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