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朝堂(1 / 1)

次日,養心殿內,昊帝坐在龍椅之上,頗為無奈地看著麵前,案幾上大大小小的奏折,已經堆滿大半案麵。

看著麵前,昊帝感到十分頭疼,喚道:′′大伴,大皇子還沒到嗎?′′

高公公應道:′′陛下稍候,想必很快就到。′′

正說著,門外有腳步之聲,步伐輕踏,傳入耳邊。大皇子身後並未一仆相隨,徑自來到了昊帝麵前:′′兒臣向父皇請安。′′

見他來了,昊帝以手指案,說到:′′來,看看這些。′′ 隨即有兩名太監走來,將一椅子放在案前,正在昊帝對麵,大皇子坐了,開始翻閱奏折,輕車熟路,可見此類事情早已做過多次。

批完奏折,大皇子抬頭問道:′′父皇,兒臣有一事不解。′′

高公公原本如隱入暗中一般,毫不起眼,聽到這話,默默來到昊帝身側。昊帝輕抬左手,他便如鬼魅一般飄去,片刻後,養心殿內空無一人,太監宮女關了殿門,在外靜候。

高公公立著的地方,尋常聽不見二人談話,但若是昊帝稍高些聲音呼喚,又能立刻入殿,方寸距離,拿捏的恰到好處。

殿內,見眾人退走,大皇子問道:′′ 父皇,如今宇文崇乃宇文家家主,又善攏絡人心,八大家族皆聽其調遣,此人既然長袖善舞,事情又做的不錯,父皇何必再將任命權柄交給左相,如此推諉,豈不多事?′′

昊帝手中,正把玩著一顆紅豔寶石,聽他說完,眼底閃過一絲微不可察的失落,又轉瞬間消失。說道:′′你是這麼想的?′′

大皇子咬緊牙關,說:′′是。′′

昊帝從龍椅上起身,雙手背在身後,緩緩踱步,說道:′′你啊,終究是少年心性。那宇文崇是什麼心,朕豈能不知?他二人素來不和,相互推諉絆腳,亦是家常便飯。′′

′′父皇既然明察秋毫,又何必…′′

′′跟你說了這麼多,還不明白?!′′昊帝話裏,隱有怒意。

見父皇發怒,大皇子急忙翻身跪下:‘‘兒臣愚鈍,請父皇責罰!′′

歎了口氣,昊帝繼續開口:′′你尚年幼,許多事情上,還看不真切。這大梁帝國,是皇族的帝國,既不姓宇文,也不姓張。可若想治理好它,宇文氏、張氏卻是缺一不可。′′

大皇子恭敬跪著,側耳傾聽。

昊帝停下腳步,麵前,是一輻巨大的疆域圖,看著地圖,他又說道:′′朝堂之上,暗流洶湧,堵不得,也疏不得。關鍵之處,便是一個′′衡′′字。也唯有如此,才可使君臣和睦,相安無事。′′

他轉身看向大皇子:′′起來吧。′′ 大皇子立即起身,來到昊帝身側。

‘‘皇兒,你記住,你看到的人,所有的樣子,不過是他們想讓你看到的,宇文崇忠君能幹,的確不假,但也是一把雙刃劍。張鬆寒門出身,看似剛正廉潔,亦不過,是一種為官之道,是為了博取身後清名。要想使帝國正常運轉,唯有知人善用,跳出局中,才可為執棋之手,掌握全局。′′ 大皇子點頭稱是。

見如此,昊帝喚了一聲:′′來人。′′

高公公站了許久,忽然聽到陛下喚他,遂向前開門。見大皇子離去,道了聲:′′殿下慢走。′′ 步入殿內,複將殿門關閉。

兩名宦官跟在大皇子身後,聽他問道:′′老二老三呢,怎麼都不見人影?′′

一人回答:′′二皇子殿下被陛下派往北方,與王將軍共守幽州,三皇子殿下這幾日拜訪眾多大儒名士,此刻應還未回宮。′′

聽到前麵幾句,大皇子麵無表情,但聽到′拜訪名儒′一句,他想起昊帝在殿中的話,心裏漸漸有了個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