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高叢茂密的草尖兒。
傳來李白《俠客行》頌詠的聲音。詠聲蒼老、深沉幽遠,意味深長: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遝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裏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
——到“十步殺一人,千裏不留行”的時候,有一隻少年男性的手從斜上方伸入到畫麵,宕抵著草尖兒,給人一種舒朗的感覺。
旭日鋪灑著和煦的輝光。
一個少年騎著一匹純種的白色捏古斯馬在草原裏行進。他右斜著身子,用手宕抵著草尖兒。草原的草很高,捏古斯馬剛剛露出鞍橋,馬要是伏著頭,看少年,就像坐在草尖兒上行走似的。
少年身背弓箭、箭筒,左胯懸著一柄長劍,但是,他一身草原人的裝束,看發型,臉型也是草原人的樣子,隻不過他是黃白混血——混血的特征明顯。俊朗,英氣,超乎凡俗,十五、六歲的樣子。
由弱到強,前方傳來幾個人嗚咽的哭聲。
少年催馬前行,來到一個撮羅子(帳篷的前身)跟前,看到有幾個女人和兩個幾歲的小女孩伏在一個渾身是血的男人身上哭泣著。
有一個小女人扶著撮羅子門旁呆癡著看著,她的臉頰,也是淚痕縱橫的,但是,現在,她隻是飲啼著,任憑淚水沿著下巴滴流著。
還有幾個男人、女人佇立在一旁,呆呆地承受著這一切。
少年怔了一下,前跨過腿,下了馬,踉蹌著跑了幾步,來到幾個女人伏在渾身是血的男人身旁,驚異地說,“安巴格(哥哥)!”
有一個花白胡子的男人對少年說,“莫爾根·阿卡尼(老人對少年男子的稱呼),今早出牧的時候,闖來十幾個弘胡(強盜),把咱們這幾家的牛羊都劫了去,你安巴格反抗,被他們殺了。”
“殺、殺了?”少年驚訝。
少年說,“他們往那裏走了?”
另外幾個男人和花白胡子一起指向北方,說,“那邊。”
少年義憤填膺,走過去,翻身上馬。
伏屍而哭的一個女人說,“軻比能,你幹什麼去?!”
又有個男人說,“他們十多個人呐!”
“你去不是送命嗎?”
少年叫軻比能。全稱叫慕容·軻比能。
軻比能說,“那也不能就讓他們就這麼走了!”
這時,依門而泣的小女人說,“軻比能,帶上我,我給你指認他們!”
說著,小女人跑向軻比能,到了馬前,一縱身,軻比能伸手一攬,小女人邁腿上鞍,坐在了軻比能的前邊。
哭著的女人,有一個左右尋找著,找到一把帶血的彎刀,跑來,把彎刀遞給了小女人,說,“杜音德鬥·格格(‘杜音’是‘四’; ‘德鬥·格格’是對女子敬仰的稱呼),帶上它,能殺一個是一個!”
小女子應聲,接過彎刀。
軻比能胯下的捏古斯馬早就忍不住了,軻比能一鬆韁繩,它就飛馳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