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畫剛清醒,躺在床邊消化著腦海中的陌生記憶。
“你當真如此狠心,不顧多年夫妻情分,要將晴兒嫁給那個一大家子孤兒寡母的老男人?”
“劉娥,事情鬧到這個地步,已經沒有轉圜的餘地了.....”男人有些頹敗,雖說詩畫不是他的親生女兒,可詩家於他有恩,斷不能將詩家唯一的血脈推出去,替他的親生女兒受罪。
“可晴兒才找回來,你就忍心讓她在去農村受盡磋磨?她才是你我唯一的親生女兒呀?”
“這些年,我將詩畫當作親生女兒,供她吃,供她喝,也算對她有些撫養之恩,讓她代替晴兒,怎麼就不行呢?”
接著就是一陣抽泣聲,和止不住的歎息聲。
詩畫視線模糊的掃過床邊的兩個人,是一對四十多歲的中年夫妻,男人一身中山裝,蹙著眉頭與掩麵拭淚的女人爭執。
詩畫心中歎了一口氣,可憐天下父母心。
隻是這母親的心有些黑。
詩畫穿書了,還是一本年代文,故事發生在七十年代末,叫{千金歸來,受盡獨寵}、
原主算是女主父母收養的孩子,她的親生父母多年前外出做生意,失去了聯係,一直是爺爺帶著,可是原主的爺爺身體不好,整日擔憂自己去了之後,唯一的孫女該怎麼辦。
一日在城外遇上了流落街頭無家可歸的女主父母,將他們帶回了家,看他們實在可憐,就將老實憨厚的詩如霆收做幹兒子,還為他們安排工作,籌謀前程,甚至還將自己的姓氏給了他,對外宣稱是流落在外多年的小兒子,就是為了讓他們在偌大的京北紮下根,好照顧自己唯一的孫女。
他們也知恩圖報,在老人病重後,接過撫養原主的重任,一養就是十五年,本來這事不會被原主知道,可是半個月前,他們真正的親生女兒找上門來,說她才是他們的親生女兒,在劉娥的鑒定下還是真的,因為她有一塊獨一無二的胎記。
確定後,原主的身份就有尷尬了,原本是真正的小公主,但是卻在這個家裏沒有一個有血緣的人。
而他們的親生女兒一直生活在貧苦的農村家庭,回來之後,原主怕女主心裏不舒服,聽從劉娥的話,多帶著她,凡事忍讓些,生怕觸動她的自尊心,事事以她為先。
可是在父母給她商量婚事的時候,這個家庭的關係開始變得脆弱不堪,而疼愛她多年的母親,也讓原主陌生不已。
原主自小有一份爺爺定下的婚約,是跟軍區大院裏首長的兒子,如今也到了適婚的年齡,當然要開始商討籌備了。
可是這樣好的婚事卻讓剛回到父母身邊的女主惦記上了,順便說出來她被無良養父母以50塊錢賣給人家當媳婦的事。
女主哭的聲淚俱下,痛徹心扉,做為親生母親的劉娥,分別十八年,好不容易找到了親生女兒,怎麼再忍心將女兒推進火坑呢。
於是就打起了原主的主意,想要讓原主代替女主嫁給那個20多歲,家徒四壁,上有老母,下有幼弟,幼妹的老男人。
原本詩如霆夫婦是打算花錢解決的,定居城裏多年,手裏還是有些積蓄的,又不是出不起錢,可是男方那邊死活不幹,給多少錢都不同意,就是要讓女主嫁過去。
而原主不是親生女兒,劉娥當然是首先選擇犧牲原主的,被原主知道這件事情,當即悲從心起,一時想不開,跳河自殺了。
這件事鬧得沸沸揚揚,左鄰右舍都知道他們要將原主這個主人推出去,代替他們的親生女兒受苦,可是劉娥卻一點不在意名聲,還說隻要能留下親生女兒,別說名聲,就是再流落街頭也願意。
原主雖然跳河,但是沒有死,按照原劇情走向,詩如霆身居要職,在意名聲,不顧妻子阻攔,硬是將女主嫁到了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