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尾聲(2)

接下來的跟師行醫過程中,柳孜致還見到一些有意思的案例。

比如,一個74歲的老嫗,患帶狀皰疹3天,在醫院經過抗炎抗病毒治療,療效不顯。帶狀皰疹很明顯的一個症狀就是疼痛,而這位老嫗的疼痛尤其突出,每到晚間便呼痛徹夜,非西醫的止痛針不可。到賀財這裏就診,給予補肝斂肺湯,在服用湯藥的當天,疼痛症狀就大為緩解,兩劑後便基本感覺不出疼痛了。

帶狀皰疹,西醫認為由病毒感染引起,但用抗病毒藥物後的效果卻不太好,往往數周疼痛都不能消除,有的甚至綿延數月。本病的中醫治療,多從肝膽濕熱論治,選用龍膽瀉肝湯之類的方子,但效果也不理想。賀財隻不過反過來認識一下,從肝虛著手,用藥上稍稍結合現代的藥理研究,用了點板藍根、大青葉,其效果卻這麼好,真是難以想象。

比如,一例腰椎間盤突出的25歲病人。在世牟的一電腦公司工作,平時做點銷售與搬運工作,也不甚累,但卻有腰椎間盤突出病史3年多,最嚴重時甚至不能下床。期間求治於草醫一段時間,花費了三千多元,卻隻能緩解症狀,勉強從事一點輕體力活動,根本沒有達到草醫所說的包治包好的效果。賀財運用和解肝肺法及益肝湯2周,症狀全部解除。而和解法所用的藥物有山茱萸、白芍、絡石藤、牛膝、黃柏、石膏、千年健之類,除了在劑量上與傳統用方有別外,基本無甚出奇處,但其療效卻很突出。

比如,一例十多年的乙肝病人。這病人初患乙肝時,即在正規醫院進行正規治療月餘,除了感覺疲乏與食欲不振有好轉外,餘無進展。其後,陸續求治於一些中醫,服了不少湯藥,也隻能解決一下眼前症狀。求診時,患者化驗乙肝五項大三陽,症狀又出現乏力與納差,精神不振,兩顴淡紅,偶有盜汗。經用補肝斂肺湯二劑與益肝湯二劑後,乏力與納差均得以緩解。

比如,一例70歲女性患者,西醫診為高血壓、冠心病、腦萎縮、異位早搏。病史近30年,近幾年每年都要住院很多次。因為常服用一些降壓、擴血管以及活血的中西藥,患者的血壓並不高,也沒有明顯的眩暈症狀,其症狀就是心悸與胸悶。這例病人,賀財還是用了補肝斂肺湯,酸苦製方法。高血壓與冠心病,如與中醫相聯係,比較容易想到的是肝髒與心髒二髒並虛,考慮末名以辛辣飲食為特色,患者還是應以肝虛為本,所以在用藥上,便以酸味為君了。讓柳孜致遺憾的是,沒看到以苦味為君的補心虛的製方法究竟是否可行。不過,眼見著自己的一些想法逐漸得到驗證,柳孜致覺得很高興。為自己高興,為賀財高興,為所看到的希望高興。

另外讓柳孜致高興的還有,這年冬天,賀財將五味對五髒的製方用藥之法整理成文發表在《傷寒論壇》上。

不過,賀財沒有采用論文式的表述方法。正兒八經的論文賀財還真沒有寫過什麼,開始時按照論文的格式弄了幾下,總覺得別扭,於是將自己的經曆、辨證經過、服用湯藥後的感受以及適量的醫案結合在一起,寫了一本以醫學理論為主的小說來,為了達到吸引眼球的效果,小說的標題便取得很有氣勢——《不傳之秘》。

而在後記中,賀財寫道:

中醫通過望聞問切來給人診病用藥,往往給外行人很玄乎的感覺,其實,對業內人士來說,類似的玄乎感依舊存在。

比如陰陽學說的籠統性,製方用藥的不規則性、無序性、不易把握性。

雖然在臨床上確有某些效方得來無稽,卻用之療效確鑿,雖然“時方派”的以功用及歸經論為原則的製方之法運用廣泛,但不能因此就說中醫製方是無法勝有法、無方勝有方,或者“時方派”的製方論就是中醫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