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不曉得自己做的事情,可能對媳婦造成很大影響,
想想當年自己不也是從媳婦開始“做起”?
當媳婦不容易,婆婆能體會嗎?
一、兒媳嫁入我家門
當專家的兒媳幸福嗎
不少人帶著羨慕的口吻對我說:“當你的兒媳一定很幸福!”
“錯!”當我這樣回答時,大部分的人都會睜大了眼睛說:“有什麼問題嗎?”
是,是有問題!
剛嫁到我們家時,兒媳和我還不是很親近,我多麼希望能夠和她一起逛逛街、喝個下午茶,還能談心說笑……
有幾次,我早在一周前就和她約好周末去閑逛,她總說好,可是,臨到前一天,或是當天早上,她總會麵有難色地說“正好有事”,或是請兒子轉達“有事”。
兒媳為何躲著我
碰了幾次軟釘子,我百思不得其解,和我一起出門會有這麼不方便嗎?終於有一次兒子說:“媽,你不要這樣為難她!”
“哦?為難她?”我聽了嚇一跳,我怎麼可能為難她,兒媳嫁到我們家,我疼都來不及,怎麼可能為難她?兒子看到我莫名其妙的神色,接著補了一句:“她不知道要和你聊什麼啦!”
啊,原來如此!原來她害怕和我獨處,我怎麼沒有想到這個原因?
我到華人地區巡回演說,隻有與人為善,哪有給人壓力的時候呢?
後來有一回,我到一個女性社團演說,我問道:“如果像我這樣的婆婆,想邀你們當媳婦的單獨逛街聊天,樂意參加的請舉手?”
出乎我的意料,隻有寥寥三四個人舉了手。
為什麼?我人這麼好,又會出錢,為什麼不和我去逛逛呢?我想了解核心症結點在哪裏。
“壓力太大了!”現場嘻嘻哈哈的熱鬧回複中,我終於聽到了深一層的內在聲音。原來兒媳臨時說NO,是她不好意思一開始就拒絕,一直忍到最後時刻才勇敢說出來。原來對她而言,婆婆是長輩,並不是平輩,那中間還有很大的距離,而當時的她根本還沒有準備好啊!
兒媳說:“你把他寵壞了!”
大約在2004年時,有一天,兒媳大聲對我說:“媽,你把他寵壞了!”
他?他是誰?他是我的小兒子,也就是兒媳的老公。
“我把兒子寵壞了嗎?還好吧!”我極力否認。
我不是教出了一個台灣大學畢業的兒子嗎?我不是教出了一個一表人才的兒子嗎?我的兒子不但能言善道,還見多識廣,兒媳要去哪裏找到這麼好的男人來嫁啊?
如今,一旦他們夫妻倆關係緊張、吵架,我就被“台風尾”掃到,我太無辜了吧!
“你的意思是……”我有點不明就裏地回問。
“你自己看!”兒媳婦盡管還在生氣,但多少留了些麵子給我。好吧!既然有意見,我就仔細瞧瞧自己的兒子吧!兒媳婦是有修養的人,她一定是忍無可忍才會衝口而出,我做婆婆的,應該自我省思、自我改進才對呀!
當我再回頭去看自己教的兒子時,還真發現有許多缺點!例如:不隨手關燈,杯、碗不會收,衣物亂丟,愛開玩笑讓人難堪,還有就是他的確有“大男人”的“雛形”,雖然比他爸爸好一點,但也相差不多。
我確實是太寵兒子了,什麼都順著他的意思,要什麼給什麼,很少對他說“NO”。這些年,我還是借助“親子教育”與“情緒管理”等演說,在自我成長的基礎上,才懂得建立和兒子的遊戲規則,更在學習教養兩個孫子的過程中,再回頭去修正和兒子的相處態度。
盡管我努力了,但多少還是有些積習存在,難怪兒媳要一語道破地說:“你把他寵壞了!”
因為兒媳,兒子力爭上遊
被寵壞的兒子由老媽來糾正,速度慢多了。這時,唯有家中另一個女人的威力才能快刀斬亂麻,速戰速決。說到這裏,各位應該明白我有多麼感謝兒媳婦了吧!
兒媳是追求完美、生活態度嚴謹的人,曾經她看到她的老公--我的兒子和我講話沒大沒小的樣子,便很不以為然地批評他說:“那是你媽媽耶!”
後來我比較“收斂”了,總不能成為他們年輕夫妻之間爭執的引爆點吧。然而針對她的不苟言笑,我也勸過她:“白天工作不要弄得太累,回到家要放輕鬆、有笑容。”我們婆媳在這約十年的磨合階段,都有很大改變:她回到家有互動,有笑聲;我也比較不去黏兒子,放出時間、空間給年輕夫妻自行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