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好與壞(1 / 1)

總是不經意間,就給認識的、一麵之緣的人、別人口中之人打標簽,並且根深蒂固。

譬如,大學時期,總是一起上下課,總是大方分享食物的人,就算她有什麼過錯,也會給她找借口。因為我心中的標簽是朋友,所以我能接受她的好壞。如果不是朋友,我倒是不能接受。這是自己境界不夠啊。雖然後來都不接觸,但是這樣是不對的。一言一行皆是我心,心之所向。

又譬如,聽羅翔老師說的,大概是這麼講的。有一個人殺了人,你怎麼評價?你說:壞人這是一個壞人。我又和你說:這個人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而殺人的。你又會改評價說,這是個好人啊。一語之間,一個人的標簽就又轉變。

曾經我在想,在不和平的那個時代,那些修道之人、練武之人哪去了,好人壞人又是怎麼樣的。《異人之下》這部漫畫給了我一些可能性的想象。有一個場景是,唐門之人暗殺日本高端武力,最後各自死傷慘重。唐門的活動是不給報道,也不會浮出水麵,因為他們隻是接任務。漫畫中當然也有刻畫各自人物的心理活動,所以對於這個任務之外,就是家國情懷。驚呆的我的是,當唐門撤退沒成功的時候,站出來的是全性的人。全性,在漫畫中,是一群無所顧忌去做事的人,大奸大惡之人居多,簡而言之就是反派。全性幫了一把唐門,唐門之人也與全性之人廝殺。幫一把,是為了家國情懷,廝殺是為了殺女之仇。看到這裏,我不禁會想,先一起殺日本人呐,殺完再報仇嘛。不過,或許他的人生意義就隻剩下了為女報仇。寡不敵眾,所以中方安全就不戀戰了。後麵,全性首領透露,他們早上就來了,和日本人已經打了一架,帶出去的全性之人,隻剩兩個人存活。之後,待到晚上等唐門之人夜襲。我與漫畫中的人物一樣表示了震驚,全性首領繼續說,唐門所為乃天下該紀念,所流傳百世,他們也是想幫唐門。所以呢,何謂好,何謂壞呢?《異人之下》吸引我的地方,每件事是該做,順其自然,捫心自問:你最想要的是什麼,尋找自己的人生意義。

說實在的,沒活到一把年紀,真的沒有那麼通透,對人對事都是帶有標簽式的看待。好與壞,大抵如陰陽,密不可分並共存。

又或者如同曾仕強所說,你今天問我,我是這麼回答的。到另外一天,你再問我,我就說,我不是這個意思,你誤會我的意思。隻要我活著,我的想法總是在變得嘛。還有鬆浦彌太郎在《大膽投資自己》一書說的,“你現在說的話怎麼和昨天說的不一樣”,我也能夠堂堂正正地反駁他“因為我比昨天更加成熟了”。再者,還有佛家說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好壞,唯心自造!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對自己對別人,每次見麵都如同初見,重新認識一遍。不再單純貼好壞標簽,這是對我自己的一生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