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多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1 / 1)

意念能改變想法,

想法會影響行為,

所以請多對自己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

心理影響行動

有這樣一個著名的心理學實驗:

一位心理學家帶著10個人來到一間昏暗的屋子,屋子中間有一個水池,水池上有一座獨木橋。在心理學家的引導下,10個人都順利地通過了獨木橋。然後,心理學家打開了一盞燈,10個人倒吸一口涼氣,因為水池裏麵養著幾隻凶殘的鱷魚,剛才光線太暗他們都沒看到!

心理學家又問:“現在,有誰願意自告奮勇從獨木橋上再走回來?”誰也沒有回答,10個人都不願意再冒險。在心理學家的再三鼓勵下,終於有一個人答應試一試。可是他剛走了兩步,雙腿就開始發抖,幹脆趴下來,雙手緊緊摟住獨木橋,再也不敢移動半分。

這時,心理學家又打開了一盞燈,房間裏一下子明亮了許多。10個人發現,在獨木橋和鱷魚之間還有一張網,網用極細的黃色纖維編織而成,在剛才昏黃的燈光下很難被發現。心理學家說:“黃色纖維雖然非常纖細,但是堅固的程度不亞於鐵絲。”當心理學家再次要求他們穿過獨木橋時,10個人都毫不猶豫地走了過去。

很多時候,成功就像通過這座獨木橋,失敗的原因恐怕不是力量薄弱,而是周圍環境的威懾--麵對險境,很多人失去了平靜的心態,產生了消極的心理暗示,以致慌了手腳、亂了方寸。

我們的行動由意識支配,所以心理活動會極大地影響行動的結果,恐懼、猶豫會令我們駐足不前,自卑、怯懦會令我們輕易放棄。美國成功學的創立者拿破侖?希爾說:“一切的成就,一切的財富,都始於一個意念。”所以,我們做任何事都需要有堅定的信念。

積極的心理暗示讓內心變得強大

具有自信、主動意識的人,遇事會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往往將困難和問題看成機會和希望;具有自卑、被動意識的人,遇事則會給自己消極的心理暗示,往往將機會和希望看成困難和問題。

積極的心理暗示包括讚美、鼓勵的語言,也包括堅定的眼神、點頭的動作和鼓勵的手勢。經常使用積極的心理暗示,能使自己和周圍的人更堅定、更自信、更敢於嚐試,工作和生活就會變得更好;經常使用消極的心理暗示,就會使自己和周圍的人更悲觀、更猶豫,工作和生活就會變得更糟糕。

兩個年輕人做同一份工作,兩個人的學曆、知識、經驗都差不多。甲經常懷疑自己的能力,感覺自己可能幹不好,生活在懷疑和擔心之中。乙是一個非常自信的人,盡管他明白自己在一些方麵有所欠缺,但他堅信通過努力一定能做好,經常鼓勵自己,取得了一點小成績、小進步還會讚美、犒勞自己。一年以後,甲的工作業績平平,領導對他的評價是能力不足,而乙的工作業績卻非常出色,領導認為他能力很強。

在管理工作中,積極的心理暗示同樣有效。一個優秀的管理者必然善於運用積極的心理暗示,在肯定、讚美、鼓勵中,對下屬提出明確的工作要求,這比批評、懲罰、威脅等管理手段更有效。

全書選載完畢,更多精彩,請見原書。呼籲讀者購買正版圖書。

本書為鳳凰網讀書授權轉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