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朝野動蕩(1 / 2)

落日西飛滾滾,大江東去滔滔。夜來今日又明朝,驀地青春過了。

千古風流人物,一時多少英豪。龍爭虎鬥漫劬勞,落得一場談笑。

公元1587年冬月,一代清官海瑞逝世於都察院右都禦史的任上。臨終前,退還了兵部多算出的柴火錢七錢銀子,同僚王用汲去主持喪事,隻見海瑞家徒四壁,全部家產不足八兩銀子,連喪事費用都不夠,後來隻能同僚湊錢辦了喪事。海瑞一生隻為百姓,作風清廉。故而,出殯那天,整個南京城萬人空巷,送行隊伍排百裏之長,街頭門市全部閉店,全城百姓披麻戴孝。興許是老天也為此感動,也可能是老天為此不公,鵝毛般的雪片鋪滿南京城的街道上,海瑞生死都走著清白之路。雪花帶著情緒似的打在人們臉上,融化了隨著眼淚一起滑落下來。天很冷。可是天再冷,也有暖和的一天;天再冷,也比不上人們心裏的冷……①

人群中有一人,叫王良的泣道:“蕭條棺外無餘物,冷落靈前有菜根。說與旁人渾不信,山人親見淚如傾。”這王良年紀四十出頭,身材七尺有餘,皮膚白淨,在戶部任侍郎。王良非常敬佩海瑞為人處世之性格,可歎世道艱難,朝廷萎靡不振,君昏臣聵,整個大明王朝上下潰爛一片,故而在海瑞逝世後,心灰意冷,次日便遞上一份辭呈,辭官不做,準備攜妻帶子遊山玩水去了。

這一日,王良剛出南京城郊,隻聽旁邊不遠處有一對年輕夫婦說話,那丈夫道:“爹爹若在世,朝廷那幫貪官汙吏,看看誰敢囂張?”那妻子道:“爹爹行,你就不行了?”那丈夫又道:“都怪爹爹不讓我習武,唉!要是多幾個海大人這樣的清官就好嘍!”王良覺得奇怪,便上前搭話:“壯士留步,敢問壯士尊姓大名?”那男子不回話,自顧的往前走,王良趕前兩步道:“壯士可是姓熊?”那男子聞言,立馬站住道:“我姓夏。”王良搓著手,眼睛盯著那男的道:“像,太像了。你可認識熊飛熊老爺子?”那姓夏的男子忽地想起些許往事,心中一怔,連忙道:“不認識,不認識。”王良見他說話吞吞吐吐,知他有事隱瞞,也不便多問,道:“啊!打擾了,我姓王,原是戶部侍郎,現辭官不做了,壯士如果有需要,盡管來找我,我就在戶部府西大街,右一拐的王宅便是!”那姓夏的見王良言語誠懇,便道:“哦,原來是戶部王侍郎,行,我記下了。在下夏稷。”說完轉身離開了。

原來這夏稷祖籍不是南京。父親叫熊飛,是當時江湖上有名的俠客,懲惡揚善,替天行道。人送外號“一劍飛虹”。曾助內閣大學士徐階除掉權臣嚴嵩。母親叫夏芸,是前內閣大臣夏言的孫女,徐階的養女。熊飛與夏芸夫妻在除掉權臣嚴嵩後,歸隱江湖。因厭惡了江湖上的紛爭,兒子取名叫“稷”。“稷”為五穀之長,意為情願做個普通百姓,不願再卷入江湖紛爭。故而便隨妻子姓了夏。夏稷娶了一名普通百姓家的女兒,叫張翠萍。

路上,張翠萍問夏稷:“剛才那人問爹爹,你怎麼說不認識?”夏稷反問道:“你認識那個人嗎?”張翠萍道:“不認識。”夏稷道:“你能看出那人跟咱們說話是何居心嗎?”張翠萍道:“不知道,怎麼啦?”夏稷道:“爹爹生前為了扳倒嚴嵩,江湖上得罪了不少門派,如果這些門派前來尋事,你我能鬥得過嗎?爹娘退隱江湖,我為什麼姓夏?你怎麼忘了嗎?”張翠萍道:“噢!我知道了!那你怎麼把名字告他了?”夏稷道:“嗨!一個名字而已,他能找到咱們嗎?”說著向家裏走去。殊不知,剛才這一切,被一個人看在眼裏,這人緊隨著夏稷夫婦,直到夏稷進了家門。這人看了看周圍,待無人時,從地上拿起塊小石子在牆磚上畫了個叉,便離開了。

且說王良自與夏稷攀談完,便回家了。這幾日未曾出門,隻是命家人收拾行裝細軟,意欲三五日便離開南京。

這日半夜時分,王良剛剛入睡,便聽有人叩門,王良忙起身叫管家,那管家匆匆忙忙跑來,道:“老爺,這麼晚了,誰敲門呐?”王良道:“怕是出事了,不要驚擾女眷,你快去把府裏所有人都叫起來,開門。”王良那是習武出身,在朝廷雖是文職,但每日勤練從不間斷,故而端坐於廳堂,並無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