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三公子與婢女(1 / 3)

新晉袁府坐落於洛陽城中郎署旁,靜觀走過的熙熙攘攘的人群。

袁氏華貴,祖上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天下,可謂是士林之望族,自章帝時期從汝南郡虎入洛陽後就一直盤踞於此,幾十年間逐漸發展壯大,成為大漢朝中一尊龐然大物。

伴隨著成功的同時也會有些相應的詆毀,特別是中平年間,宦官獨握朝綱,實施黨禁迫害一眾士人,被袁氏打壓過的一些小族小吏在宦官的指使下開始如雨後春筍般的蹦出來做跳梁小醜,於諸公間反複橫跳,四處攪合,令朝堂上風氣萎靡不振,死氣沉沉。雖撼動不了世族們的地位,卻令不少大臣惡心不已。

當然袁氏也並未放在心上,畢竟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如不是陛下還沉浸在溫柔鄉中,寵溺張讓等人,袁紹早就出手將這些蒼蠅屠家滅族了。

今天袁府很是熱鬧,拋開趨炎附勢的小族不談,號稱“蒞事明理,應為神君”的潁川荀氏家主荀淑特地進京祝賀,德業相繼,與袁氏俱為東京名族的楊氏也派太中大夫楊彪前來賀喜,洛陽名賢李固,李膺聞風而來,天下各地消息紛紛而至,就連當朝太尉朱儁都到了。

府前的小官吏睜大眼睛,隻見太尉大人不緊不慢的下車,雪白的胡須隨風飄揚,容顏未老,精神閃爍,配合著身上的華服,當得上一聲儒學大家。誰還認得出這是前幾年覆滅黃巾之亂,聲威滿天下的西鄉侯!

袁府的鄒管家看著這些小官小吏羨慕的眼神,又轉眼看了看前方迎禮的大公子袁譚,眯起眼睛,臉上露出張狂的笑容,那架勢恨不得說當眾大喊袁氏才是天下第一等!

但隨即回過神來,才暗暗道還好沒有出什麼差錯,一切也都很順利,今天可是袁家大公子袁譚及冠禮,這陣勢足以彰顯袁氏的聲望與輝煌,也可以替家主洗淨這些年庶出的名聲,最重要的是…三公子沒有出來搗亂。

又是美好的一天呐。

可不是,三公子袁尚本是有些癡傻,為人也有些木訥,不過上天給了一副好皮囊,會體諒下人的難處,懂得孝敬父母,又不似大公子那般鋒芒畢露,事事爭先,自然是深得家主厚愛。卻不知為何兩年生了一場大病後就突然開了竅一般,花言巧語,弄犬戲鷹,仗著袁氏的名望聚集了一幫狗腿子橫行都城,整日流連青樓,純純成了洛陽大紈絝!

不過那時家主初登朝堂,諸事繁雜,疏於管教,直到有一次在城中飲酒醉後,竟將中常侍蹇碩的夫人給非禮了,嘴裏還嚷嚷著“怪哉!無根之人,怎能坐享此等美人!吾來,酒來!”

蹇碩一怒之下告到了禦前,靈帝聞此,不怒反笑道汝等還真有妻女啊,又聞三公子的事跡,直至聽到那首三公子在翠花樓所作的《依樓》中“騎馬依斜橋,滿袖紅樓招”才哈哈大笑道:“此人類朕,當得風流。”

事情就這麼不了了之了,一時間,宦官無語,世家更無語。而在此後,三公子像得聖旨一般,更加肆無忌憚,先是惹了錄事參中蔡公家的女兒,而後又在街上看到上侍禦史王公家的義女,夥合王公的兒子整日在其府上伺機而動,據三公子昨日回府所述,已經就差臨門一腳了,不過這是為非作歹被典軍都尉曹操打昏後,替他說的。

袁紹共三子,大公子袁譚為人精明強幹,腹有謀略,結交天下名士,望有成為袁氏接班人的之誌向。

二公子袁熙,未及冠禮,卻度數廣弘,卓然有餘,已有仁義之向。

前兩者都是京城中有名的正派人物,但這三公子嘛,卻是個妥妥的反派角色。

這幾年間,相對於他兩個兄弟的名聲隻在司隸一帶傳播,而他的名望卻是到達了各州郡。

袁紹年過不惑,富強有力,正是在朝堂上冉冉升起的棟梁,天下人提到他,盡管是有仇的也要捏著鼻子說一聲英雄豪傑,但也要順便扯上三子袁尚,高呼一聲虎父無犬子,可惜袁紹是在朝堂戰場上一馬當先,兒子卻是在風花雪月上獨領風騷。

昨日袁府三公子袁尚被傳宵禁時分醉後領著狗腿子在東市嚎叫擾民,巡查官吏勸阻不住,一路上報到了負責肅清洛陽黃巾餘孽的曹操手中,之後,曹操是什麼性格上至百官下至小民都是知曉的,自是出手整治,親自將其製服,值得一提的是,三公子在被包圍後依然醉醺醺的看著曹操大聲道“梟雄之誌啊,曹老板,我是你的接班人呐……”

再之後,曹操算是顧及到好友的麵子下手算輕的了。

回到袁府,府上熱鬧非凡,滿堂的之乎者也,鄒管家隨著大公子迎完賓客來到大堂,隻聽大公子朗聲道:“顯思再次多謝各位叔伯父光臨,有招待不周,多多包涵。”

荀淑率先道:“哪裏哪裏,譚兒客氣了。”

楊彪也道:“顯思,好字,天下動蕩,黨禁嚴苛,有識之士漸少,本初對譚兒寄以厚望啊。”

“楊伯父言過了,顯思隻望戰亂平息,四海皆定,如此甘願為一馬前卒。”

太尉朱儁聞言,想到了還在冀州撫民的好友皇甫嵩,歎道:“能有此誌,尚可作為基業往上鋪墊,假以時日,經此多年自會有一番作為,隻是不知那時的天下是何風景了。”

此言一出,就激起了眾人的情緒,紛紛感歎良久,抱怨陛下庇護宦官幹政,賣官鬻爵以致天下大亂,但再言辭鑿鑿也隻是情緒上發泄而已,與宦官鬥到如今,早已成了兩派爭鬥,要除掉這群閹人不是一招一式,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所以嘛,接著奏樂,接著喝酒。

眾人落座已有一刻鍾,卻還未見家主袁本初現身,期間也有袁紹的死對頭宦官派來攪局的人,出言譏諷道庶出袁家就是不一樣,連這滿朝公卿見家主都要侯上一候,可比陛下的架子還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