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帝國天佑三年,漠北黑城一處酒肆,也是當地最魚龍混雜的地方,一位老者與一名青年,正相對而坐。
“楊勇,你來黑城已經三年,如今有長安貨商到草原販貨,我覺得你最好跟著商隊返回長安,不過還要看你的主意,你再斟酌斟酌。”坐在矮幾旁的老者麵色凝重,語氣卻是和緩的說道。
跪坐在對麵的楊勇,眼神中露出一絲和煦的笑意,恭敬地為老者捧上一杯熱茶,頗為親近地問道:“師父,聽說振武軍又往黑城增兵了?”
“你倒是知道的挺快嘛!確實要往黑城增兵,不過不是增兵,而是就地募兵,行軍司馬帶來了府中行文,這也是我為什麼要讓你隨商隊返回長安的原因。”元敬解答了楊勇的疑惑,畢竟募兵行文再過幾天,就會在黑城見到。
這還用考慮嗎?在黑城當一名大唐帝國的邊軍,不比回長安勾心鬥角來的自在,再說自己前世不過一名大學生新兵,再回去長安不得被朝堂上、家族裏想殺死自己的人玩死!這完全超出了自己的能力範圍,不然也不會一路從長安跑到漠北來。
“師父,我想去投軍,做一名光榮的大唐邊軍!”楊勇跪起身子,語氣肅然地說道,隨後又忍不住“噗嗤”一聲,泄了氣勢,“師父知道的,我最怕朝堂事,兩位叔父還一直想要殺我,倒不如就安安穩穩當一名邊軍,最起碼活的自在一些!”
元敬輕輕放下茶杯,似乎早有預料,語氣淡然地說道:“你性子憊懶,這三年除了學到一些拳腳功夫,教你的權謀之術,你全無心得,回長安也是無用。
但是你在我元敬門下三年,不說你將來在朝堂之上呼風喚雨,往後投了李延賞軍中,也不可辱沒了你楊家的名聲!”
楊勇知道這位振武軍節度使李延賞,和師父元敬是故友,都是曾經的朝中重臣,齊王一黨的骨幹。
所謂齊王一黨,是大唐帝國上一任皇帝的儲位之爭中,因為擁立齊王的大臣而組成的臣黨,齊王當時被認為是儲君的不二人選,於是身邊聚集了很多朝中重臣,當時師父元敬也是齊王的師父,還是太子少師,兼領銀青光祿大夫,李延賞則為河東節度使。
當時,沒人會覺得齊王不是儲君,直到一場突如其來的巫蠱之禍,自宮中蔓延開來。先是賢德妃身死,繼而高後的宮人,發現楊妃進獻的茶點有毒,皇帝下令徹查,發現楊妃居然用巫蠱之術,詛咒高後身死。
因為宮中發現巫蠱之物時,正當老皇帝突患頭疾,藥石難醫,太醫進言可能是邪物所侵,便引皇帝想到楊妃之亂,以為楊妃也詛咒自己身死,便下令賜死楊妃。
齊王憂心過度,不日而卒。
元敬心知事有蹊蹺,卻也無力回天,之後不足旬月,老皇帝也駕崩,駕崩前立年幼的晉王為儲君,並詔命高後監國。齊王一黨被清算,李延賞是軍中宿將,便將其從河東節度使調任駐守漠北的振武軍,元敬假死脫身,一路跋涉來到漠北,在黑城中一待就是二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