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十年的戰亂,腐朽殘暴的穆宗皇帝在他生活幾十年的皇宮自縊了。
當起義軍打開寢宮大門時穆宗帝的屍體已經僵硬,單薄的中衣隨著吹進來的風擺動,像是在給皇朝的結束做最後告別。
起義軍的頭目王權巾見此情景,大步向前用大刀割斷黃粱上的白綾,穆宗帝的身體直挺挺倒在地上。
“嘭”的一聲!王權巾的大刀砍在地板上,穆國最後統治者的頭顱與身體分離,咕嚕嚕滾到一邊。
王權巾彎腰拎起人頭,仰天大笑三聲,說道:
“天佑民心,成王敗寇,大業將成!”
門口的眾位將領將手中的長戟整齊篤在地板上,也齊聲喊道:”天佑民心,成王敗寇,大業將成”!
將士們自覺地讓出一條道來,頭低下呈順從狀,王權巾見此眼裏不自覺染上得意,提腳大步向外走去。
門外還有殘黨在與起義軍打鬥,廝殺聲不絕於耳,滿地的屍體血液和紅牆青瓦相映,入目都是一片紅色。
王權巾站在高台之上,提起頭顱,洪亮的聲音回應在皇宮裏,“穆宗帝已死!爾等強弩之末,給我殺!!!”
起義軍聽到後仿佛打了雞血,對殘黨瘋狂屠殺,甚至對求饒的敵人也毫不手軟。
隨著夜幕的降臨,戰爭也結束了,以王權巾為首的起義軍,以及一群幕僚在議事廳,為後續新王朝的建立出謀劃策......
半月後,王權巾以雷霆手段掃清前朝餘孽,並整肅朝政,休整軍隊,起義軍無一不服。眼看時機成熟,王權巾意欲登基為帝,以孔雀似鳳為國鳥,改國號為南鳳。
確立好各個職位之後,還差一個禮儀文教的官員。
“權巾兄,在下有一人選對文教禮儀非常精通,那人正是前朝擔任教化的柳之儀,心有抱負還有謀略,是個大才!”
這說話的正是王權巾的謀士楊山文,自幼在私塾讀過幾年書,老師是南柳先生,和柳之儀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好友。
“還請楊兄仔細說來”。
王權巾從書中抬起來頭,看著這人說道。
“這柳之儀,在在前朝任職時,甚至文教製度都有他參與編撰,正因為世家士大夫壟斷,咱們平民沒有路子可走,是他想通過學習漢朝科舉之路讓我們也能入朝為官。
打破貴族為官局麵,還意圖開設了許多教化的學校讓平民也能學習文字,詩文,但也正是妨礙各世家的利益,遲遲未施行,反而被誣陷流放到楊溝縣當小小的縣令。”
王權巾聽完,歎氣道:“這先生大才啊,此製度若是執行當與秦王郡縣並駕齊驅,如是穆宗帝能重用,我們何需替天行道重建朝綱。”
楊山文聽到這個立馬起身說道:“權巾兄不可妄自菲薄,乃天意也,天意不可違”。
“楊兄務必帶上一百隨從前往楊溝縣,將人請來。此路遙遠恐強盜猖獗,望兄珍重。”
王權巾說完就舉起酒杯,楊山文見狀趕忙蹲下,拿起桌上的酒杯與王權巾輕輕碰了一下。
第二日楊山文出發了,看著還來給自己送行的王權巾,立刻下馬,返回走到了王權巾的麵前。
一臉嚴肅的說道:“國不可一日無君,王兄要趕快登基為帝,安撫民心,百廢待興亦不能鋪張浪費。”
王權巾點了點頭,揮手說道。
“楊兄慢走。”
——
而此時的柳之儀,正如熱鍋上的螞蟻在柳家小院中轉個不停,他的夫人王若姝正在生他們的第二個孩子,已經持續了兩個時辰的喊叫,她的聲音漸漸低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