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幾人不再擺著高高在上的架勢,主動走下玉階迎接千鈺。

千鈺和他們走入宮殿內,正式打開卷軸,宣讀陳國的旨意。

壽王和其他幾位大臣紛紛躬身行禮傾聽。

“曆代壽公侍奉陳王多年,現亙國在北方興兵,遭致生靈塗炭,陳王感念壽國忠心,現決意與壽公到氐城相王。

召壽公一月之後親自率兵十五萬,前往氐城與陳軍合兵一處,會獵亙國。”

聞言,壽王心中大驚。

他原本以為自己趁著陳國內亂,自己直接稱王後會被陳國訓斥一頓,然後陳國忙於解決內亂又無力理會自己。

現在看來,這些預料都落空了。

他派往陳國的細作根本沒有傳回什麼關鍵的消息,以致於如今非常被動。

剛即位的陳王要他去氐城相王,然後配合陳國攻打亙國。

亙國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亙國北邊接壤的大國——宋國。

一旦奪取亙國,將會直接麵臨宋國的兵威。

陳、宋二國均有煉虛期修士,國內金丹以上修士不下十萬人,是當之無愧的大國。

如今,陳國新君野心勃勃,要從地緣上與宋國碰上一碰,壽國作為小國,必定是要被充作馬前卒的。

“壽公,還不接詔麼?還是要我提前稱呼‘壽王’,你才會接詔?”千鈺似笑非笑的說道。

壽王上前接過詔令:“上國天使之言,令小邦之主惶恐不已,還請天使為我解惑。”

“壽公,陳王已經在詔令中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壽公按期出征,則舉國無憂。”千鈺留下這一句話,隨後在眾目睽睽之下離開了王宮。

“大王!陳國實在可恨!先遣使節屠了營城不說,又要我們出兵十五萬攻打亙國,等亙國被滅後,我壽國也會危如累卵,終為陳國所滅啊!”相國對壽王說道。

“依卿言,壽國該如何自救?”壽王看向相國,沉聲問道。

“依臣之見,陳、宋二國如同兩虎相爭,壽國雖弱,然仍可左右局勢。

與宋國曉明利害,尋得庇護,保持中立才是上策。”

相國剛說完,又有別的大臣反對:“亙國未滅,宋國如何為壽國提供庇護?相國之言謬矣。”

“臣認為.....”

王宮之中的爭論還在上演,而千鈺已經離開了壽都。

他命令陳國的細作擋在通往北方亙國的要道上,如果真有前往亙國的使者,一律斬殺。

一個月後,優柔寡斷的壽王沒有做出任何有用的決策,在陳國的壓力下帶著十五萬大軍前往氐城。

氐城位於陳國、壽國以及亙國之間,是陳國蠶食亙國的前沿重鎮。

氐城外的空地上,此刻已經擺設好了天壇,獻祭牲畜,供奉香火。

陳王見到壽王,當即要求他淨沐七天,然後與之在天壇上禱告天地,陳壽二國君主互相承認對方為王。

如此,相王之事已成,亙國也成為了二國相王後立威的目標。

陳國共出動了四十五萬大軍,加上壽國的十五萬,總計六十萬的龐大軍隊。

這六十萬大軍出征,足足征調了四百萬的凡人和修士作為後勤,對亙國已然形成了泰山壓頂的滅國之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