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4 章 風暴前夕(3)—— 研究進展(1 / 2)

天製八年九月十一,末世第三十九日。

雷暴依舊持續,但越來越多的人逐漸習慣了這樣的天氣,避雷體係的建設更加完善充分,各地城市的居民受災狀況在官方的控製安頓下逐漸減輕。

但這些日子裏的一係列突發異變,還是讓所有惶惶不安,無論是市井小民,還是富商和身居高位者,都有朝不保夕的恐懼感。

格物司內,一眾成員看著科學委員會上呈的調查結果報告,裏麵的內容著實讓他們頭疼。

這篇長達25萬字的報告,主要圍繞了三點展開:

其一,喪屍產生的成因,初步可以判斷為由多感染源爆發。

在廣北,一種罕見的RNA病毒造成了第一波感染,而後該類病毒受到了未知的幹擾,與多種真菌形成共生模式,持續感染人類。

一旦外界持續低溫,這些真菌活性就會變強,潛伏期大大縮短,在人群中爆發出來。

這也是第二次爆發的原因。

但除了氣溫原因,也存在其他因素影響,第二次主要爆發地點主要集中在西廣城區。

比起自然影響,科學家們更認為是人為的可能性更大。

其二,是關於天氣的劇烈變化。

先前的嚴寒已經超過了五百年前的小冰期記錄,當時整個廣北氣溫在零下三攝氏度左右。

而現在記錄的最低氣溫在零下五到七攝氏度。

更加離譜的是,廣北現在的氣溫回升也是十分異常,僅僅幾天時間,氣溫就將近十攝氏度。

大多數科學家認為,這種毫無預兆的寒冷到來,可能預示著整個行星進入非生命適宜生存期。

在這種罕見的時期中,氣溫會急劇變化,各種天災也會隨著氣溫接踵而至。

這一次的風暴,恰好證明了氣溫急劇上升而導致的熱帶氣旋北進。

其三,是關於廣北的社會問題。

當前的衛星通訊已經不複存在,大多情況下隻能仰仗無線電進行遠距離通訊。

但這東西也不靠譜,天氣差的地方斷斷續續的,縱使發了一千遍同樣的信息也不能保證這一條信息讓對方完全得知。

除了通訊差,還有日益緊缺的能源物資。

廣北海上的可燃冰鑽探井已經完全停工,廣北境內的四座核電站,以及火風水級生物電站正在全力運轉。

解決得了居民用電,但仍然沒法解決工業用電,尤其是軍工方麵。

目前的重工業已經進入了計劃生產狀態,需要電解生產的金屬以及其他材料被官方嚴格把控。

還有,那些別墅區被官方全部封禁了起來,富豪不得單獨使用這些別墅,那些城市地標建築到了晚上也不亮了,中心公園的噴泉也不再湧出水來。

一切全部為了節省電力,家庭限電限水進一步嚴格,很多人已經決定搬到一戶一起住,等共用完這一戶的限電額再去另一戶居住。

煤炭、白糖、天然氣......都成為了戰略物資,官方在這些市場發行了兌換票,而兌換票也是嚴格按人頭發放,並且禁止進行大額倒賣兌換票的活動。

一時間,貨幣真的越發成為廢紙,不是因為貶值了,而是很多東西都買不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